“好!”傅水恒一拳砸在桌子上,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杀气的笑容,“鱼儿上钩了!命令前沿部队,鬼子一旦后撤,立刻集中火力,咬住它的尾巴!三连、区小队,按预定路线,向黑石沟方向运动,准备伏击回援柳亭之敌!”
“告诉龙牙和神枪小队,”我补充道,“任务变更,由强攻转为袭扰迟滞,务必拖住回援敌军至少两小时!完成后,自行选择路线,向黑石沟预定集结点撤退!”
(镜头再转:柳亭兵站外围)
接到新命令的赵铁柱,立刻改变战术。“停止向内渗透!各组交替掩护,撤出兵站!我们在外围跟回援的鬼子玩玩!”
龙牙小队迅速脱离接触,利用地形和植被掩护,消失在兵站周围的丘陵林地中。神枪小分队也开始变换狙击阵地,继续用冷枪点名露头的敌军军官和通讯人员,让敌人不敢轻易追击,也无法准确判断“主力”去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半个多小时后,日军回援的先头部队一个中队,气喘吁吁地赶到了柳亭兵站外围。迎接他们的,不是想象中严阵以待的八路军阵地,而是来自山林间神出鬼没的冷枪和诡雷(龙牙小队撤离时布设)。
“砰!”李长顺的步枪再次响起,回援中队的一名手持指挥旗的曹长倒地。
“轰!”周锐锋用最后一发枪榴弹,炸毁了回援部队必经之路的一座小木桥,虽不致命,却成功地迟滞了他们的行军速度。
赵铁柱则带领龙牙小队,在密林中与敌人兜起了圈子,时不时用八一杠的短点射进行骚扰,打完就跑,绝不恋战。他们超时代的单兵素质和小队协同,让兵力占优的日军如同撞上了一团迷雾,有力无处使,被牢牢地拖在了柳亭兵站周边区域。
时间,在不断的冷枪、诡雷和短暂交火中流逝。回援的日军被这两支小股精锐死死缠住,无法迅速巩固柳亭防务,更无法按原计划迅速返回合围圈。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张家洼前线,压力骤减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在傅水恒的亲自指挥下,对开始后撤的敌军发起了猛烈反击,咬住其尾部,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同时,预设伏击圈的三连和区小队,也在黑石沟给了另一路回援的敌军以迎头痛击。
夕阳西下,暮色渐起。
完成迟滞任务的龙牙小队和神枪小分队,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出色的野外生存能力,巧妙地摆脱了敌人的纠缠,分批向黑石沟集结点转移。
指挥部里,捷报频频传来。
傅水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政委,参谋长,我们这步险棋,走对了!”
傅必元感慨地点点头:“是啊,十五个战士,搅动了整个战局。这支奇兵,用得好啊!”
我望着地图上那两条代表着龙牙和神枪小队撤退路线的虚线,心中充满了对这群勇敢战士的敬佩和自豪。他们的成功,不仅在于精湛的技艺和先进的装备,更在于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完美的执行力。
“围魏救赵,奇兵出击……我们成功了。”我轻声说道,仿佛是在对自己,也是对那十五位正在夜色中凯旋的英雄。
这一章,以智慧和勇气书写,以鲜血和忠诚铸就,注定将载入独立纵队的战史。而“龙牙”与“神枪”的威名,也必将随着这场经典的“围魏救赵”之战,传遍整个太行山区,令敌人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