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将计就计传假讯。

小主,

我接过那张写满数字和符号的纸,感觉重若千钧。这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着我们引蛇出洞、围点打援的全部希望。

三、 致命电波

发送时机同样至关重要。白天不行,电磁环境复杂,容易被干扰或多方截获分析。深夜也不行,显得过于刻意。最好的时间,是傍晚。既符合“樱花”小队经过白天艰难潜行后发现重大目标,急于汇报的逻辑,又能给井上中队留下夜间准备、拂晓出发的时间窗口。

第二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团部指挥所后面的小山洞里(临时设立的通讯点),老李亲自坐在电台前,手指沉稳地放在电键上。他旁边,放着那张决定命运的密码稿。

我和傅水恒站在不远处,屏息凝神。山洞里异常安静,只能听到电台本身轻微的嗡鸣声。

“开始吧。”我沉声道。

老李深吸一口气,手指落下。“哒哒—哒哒哒—”,清脆而富有节奏的电键声响起,一个个加密的字符,化作无形的电波,穿越山峦,射向平山镇日军的方向。

这声音,不像枪炮那样震耳欲聋,却带着一种更令人心悸的紧张感。每一串电码发出,都像是在悬崖边上踏出一步。我们是在用敌人的密码,对敌人说话,每一个音符都必须精准无误。

时间仿佛过得很慢。电键声持续了大约三分钟,然后戛然而止。

“报告参谋长,电文发送完毕。”老李摘下耳机,声音有些干涩。

“立刻转移通讯位置,保持静默监听。”我下令。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过久,防止鬼子可能的无线电测向。

接下来的等待,比伏击“樱花”时更加煎熬。我们撒下了香饵,但鱼儿会不会咬钩?井上那个老鬼子,是会像我们预料的那样贪功急进,还是会多疑谨慎?平山镇日军的电讯室里,收到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报后,是会欣喜若狂,还是疑窦丛生?

我们无从得知。只能通过外围观察哨和内线尽可能传递回来的零星信息,来拼凑判断。

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最新的情报送来了。平山镇日军营地,在天亮前出现了不寻常的调动迹象,炊事班提前生火,弹药被陆续分发到士兵个人手中。

“有戏!”傅水恒一拳砸在手掌上,眼中精光四射。

紧接着,接近中午时分,更确切的消息传来:井上中队约一百八十人,携带两挺九二式重机枪和数门掷弹筒,已离开平山镇,沿着通往黑龙沟的方向急行军!鬼子行动了!

四、 系统回响与最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