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政治保障: 傅政委组织了庞大的工作队,准备在城破后立即进城,张贴安民告示,维持秩序,抢救伤员,收容俘虏,宣传我党我军政策。
这个计划大胆而精细,环环相扣,将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我们“里应外合”的优势。傅团长和傅政委审阅后,一致认为可行。
二、 风雨前夜:紧绷的弦与决绝的心
行动前夜,秋雨如期而至,淅淅沥沥,敲打着指挥部临时借用的农家茅屋。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和一种大战前的凝重。
各营连主官被秘密召集到指挥部,接受最后的任务。屋内挤满了人,却鸦雀无声,只有我压低声音布置任务和傅团长偶尔补充的声音,以及窗外不绝的雨声。
“……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傅团长最后环视众人,目光如炬,“记住,此战关乎我独立团的荣誉,更关乎华北抗战的局面!要狠、要准、要快!打出我们的威风来!”
“保证完成任务!”低沉的回应压抑着澎湃的战意。
散会后,各级指挥员匆匆返回部队,进行最后的动员和准备。战士们检查着枪械,磨亮刺刀,分配着手榴弹,默默咀嚼着分发的干粮。没有人说话,但一种无形的杀气和必胜的信念在雨中弥漫。
我站在指挥部门口,望着漆黑的雨夜,心中亦是波澜起伏。计划再完美,战场上也有无数意外。那根与城内联系的线,是否牢固?“铁匠”、张连长、王虎,他们在最后一刻是否会动摇?日军的部署是否还有我们未知的变化?
傅政委走到我身边,递给我一个烤热的红薯:“吃点东西,保存体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交给战士们,交给这片土地上的民心吧。”
傅团长也走了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老陈,放心!咱们独立团,从血火里拼杀出来的,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这次,一定能成!”
我看着这两位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战友,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坚定的信念取代。是的,我们身后,是万千渴望光复的百姓,是英勇无畏的战士,是正义的民族战争。我们,没有理由失败!
三、 雷霆一击:雨夜下的平安县
总攻时间,定在凌晨两点,人体最疲惫、戒备最松懈的时刻。
雨,下得更大了。天地间一片混沌,雨水掩盖了部队运动的声音,也浇冷了守敌的警惕。
我和傅团长、傅政委站在前沿指挥所里,这里距离县城不到三里。雨水顺着观察口的篷布往下淌,视线模糊。我们只能凭借怀表和预先约定的信号来感知战局的进展。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凌晨两点整!
傅团长看向我,我重重一点头。
“发信号!总攻开始!”傅团长的声音压抑着激动。
三颗绿色的信号弹,逆着雨幕,顽强地升上天空,发出了夺目的光芒!
刹那间,平安县西门外,枪声、喊杀声、迫击炮弹的爆炸声骤然响起,如同平地惊雷!佯攻部队开始全力攻击,制造出巨大的声势。
几乎在同一时间,县城方向,先是传来一阵沉闷的爆炸声——那是军火库方向!“铁匠”他们得手了!紧接着,城内响起了密集而混乱的枪声,主要集中在西门和城中心区域。
“报告!西门内响起激烈枪声,疑似内应部队与日军交火!”
“报告!东南角突击队报告,已成功攀上城墙,正在巩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