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迷茫,未来的路。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连队的讨论会上,一个参军多年、身上布满伤疤的老班长闷声问道:“首长,俺不懂,国民党杀了我们那么多人,为啥现在还要跟他们谈?直接打过去,解放全中国,不就完了?”

傅政委耐心地解释:“老班长,你的心情我们都理解。但是,打仗不是为了报仇雪恨,是为了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如果能用谈判的方式,避免更大的伤亡,实现和平建国,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尝试。如果谈不成,反动派一定要打,那我们就奉陪到底!到那时,我们打仗就更有道理,更能赢得全国人民的支持。现在忍耐,不是为了屈服,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将来更彻底地胜利!”

傅水恒师长也粗声粗气地补充道:“同志们,把拳头收回来,不是怕了谁,是为了下次打出去更有力!都给我把刺刀磨快,把手榴弹擦亮,把战术练精!谈判桌上是首长们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准备打仗!只要党中央、毛主席一声令下,老子带着你们,第一个冲上去!”

这样坦诚的交流,一次次地进行着。说实话,过程很艰难,看到那些淳朴的战士们眼中从不解、愤懑到逐渐理解、坚定的转变,我的内心也备受触动和教育。傅政委的苦口婆心,傅水恒师长那看似粗犷实则充满原则性的坚定,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部队。

在此期间,关于毛主席应蒋介石之邀,即将赴重庆谈判的消息也传了下来。这更是在部队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担忧。谁都清楚,这无异于深入虎穴。

师部再次召开了紧急会议。这一次,不用动员,所有人都表达了对主席安全的极度关切。

“绝对不能去!蒋介石什么东西,他什么事干不出来?”

“这是鸿门宴!我们不能让主席冒这个险!”

“请中央收回成命!”

就连傅水恒师长,也紧锁眉头,沉声道:“老傅,世根,我们是不是联名给中央发个电报,陈述利害,请主席慎重考虑?”

傅政委的表情异常严肃,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同志们的担心,我和师长、参谋长感同身受。但是,我们要相信党中央、毛主席的集体智慧和巨大勇气。毛主席决定亲赴重庆,正是为了用行动向全中国、全世界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和巨大诚意!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高棋!能够最大限度地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赢得国内外一切进步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地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质疑中央的决定,而是要以更加积极的工作,巩固我们的根据地,壮大我们的力量。我们这里搞得越好,部队战斗力越强,毛主席在重庆就越安全,说话就越有分量!同时,要严密监视国民党军队的一切动向,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一旦他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们就坚决反击,用胜利迎接主席归来!”

傅政委的话,再次稳定了军心。我们按照中央的部署,一方面加强战备,枕戈待旦;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着重庆传来的任何消息。

那段时间,等待是焦灼的。每一次电台滴答作响,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我偶尔也会“翻阅”系统里那些关于这段历史更为详尽的记录,知道最终会有惊无险,知道《双十协定》的签订和随后的破裂,知道全面内战的不可避免。但知道结果,并不能减轻过程中心灵所承受的煎熬。那种明知山有虎,却不得不看着敬爱的领袖偏向虎山行的担忧;那种明知和平短暂,却仍要为之付出全部努力的执着;那种面对内部情绪和外部压力的双重考验……这一切,都让“迷茫”与“坚定”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绪,复杂地交织在我,交织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直到毛主席平安返回延安的消息最终确认,整个师部,不,是整个根据地,才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双十协定》背后暗流更深的洞察,以及对未来道路更加清醒的认识。

迷茫,并未完全散去。前路依然布满荆棘,黑暗与光明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新的阶段。

但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我,陈世根,以及独立师的每一位指战员,都在这种煎熬与挣扎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战略意图,更加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也更加清楚了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和平的曙光短暂而脆弱,更大的风暴或许就在前方。但我们不再像最初那样,仅仅是沉浸在胜利狂欢后的空虚与对未知的恐惧之中。

傅水恒师长磨亮了他的指挥刀,眼神更加锐利,他知道,打仗的日子还在后头。

傅政委案头的文件堆得更高,他运笔如飞,既要把握政治方向,又要安抚部队情绪,呕心沥血。

而我,则更加沉下心来,利用系统和超越时代的见识,协助师长和政委,规划着部队的整训、根据地的巩固,以及应对未来各种复杂局面的预案。

迷茫,是转型期的阵痛。而坚定,源于对信仰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责任。当我们把个人的困惑,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时,方向,便在前方渐渐清晰。

我们知道,重庆谈判,只是奔赴新征程的起点。更艰巨的斗争,还在后面。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