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意外的军火库。

清点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陈世根和得必元几乎寸步不离,协调人员,监督登记,安排警戒和食宿。同时,从根据地动员来的大批骡马、大车、民工队伍,也开始陆续抵达。寂静的野狼沟,顿时变成了一个喧闹而繁忙的运输枢纽。

接下来,就是更为关键的分配环节。师部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傅、得、陈三人与各团团长、直属队主官,对着初步清单,开始了一场“幸福的烦恼”式的分配。

指挥所里,烟雾缭绕,争论声、计算声、笑声不绝于耳。

“我们一团是主力团,这次打黑云寨又立了头功,这重机枪,至少得分我们六挺!”

“放屁!老子的二团打卧虎岗也没含糊!歪把子得多给我们几挺!”

“我们炮兵排现在就两门破迫击炮,这次说什么也得补足了!至少要四门!”

“参谋长,那豆丁坦克,可得给我们突击营留几辆啊!咱们就干这个的!”

面对各部主官殷切甚至有些“贪婪”的目光,陈世根和得必元相视一笑,然后由陈世根敲了敲桌子,压下嘈杂。

“都安静!眼红了?知道是好事!”陈世根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严肃起来,“但是,分配原则,必须明确!”

他伸出三根手指:“第一,优先保证主力团、突击部队的换装和加强,形成拳头力量!”

“第二,兼顾各部队均衡发展,不能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特别是新组建的部队和地方武装,也要适当补充,提升整体战力!”

“第三,所有装备,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熟悉、掌握,形成战斗力!谁要是领了装备还打不了胜仗,别怪我陈世根到时候收回装备,追究责任!”

得必元政委接着强调:“同志们,装备是有了,但更要牢记,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一两件武器!我们要用这些武器更好地消灭敌人,保护人民,绝不能滋生骄傲轻敌的情绪!”

在傅水恒的最后拍板下,一份详尽的分配方案迅速形成:

主力一、二、三团,优先换装日式步枪,配齐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组建或加强团属迫击炮连、重机枪连。

突击营和侦察连,除了加强自动火器外,额外分配了掷弹筒和部分冲锋枪(来自之前缴获和系统少量兑换)。

师属炮兵排,扩编为炮兵连,补充了全部十二门迫击炮和大部分炮弹。

新组建的四团、五团以及各地方区中队、县大队,也分配到了相当数量的步枪和轻机枪,使其具备了基本的战斗力。

而那十三辆豆丁坦克,则引起了最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成立师属独立坦克排,暂时由侦察连连长兼任排长(因其有过驾驶汽车的经验),从全师选拔有文化、懂机械、胆子大的战士,边学边练,尽快形成初步战斗力。同时分配两辆给突击营,用于攻坚战术研究和演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分配方案一经公布,各部队主官无不欢欣鼓舞,摩拳擦掌,纷纷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尽快让新装备形成战斗力。

随后几天,野狼沟到杨家屯乃至更远的新控制区,形成了一条条繁忙的运输长龙。战士们和支前民工们,人扛马拉,喊着号子,淌着汗水,将一箱箱沉甸甸的军火,运往各自的驻地。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兴奋、希望和力量感,感染着每一个人。

当最后一辆豆丁坦克在工兵拓宽的道路上,由战士们小心翼翼、前拉后推地弄回师部附近临时划出的训练场时,傅水恒、得必元和陈世根并肩站在高处,望着下方热火朝天的景象。

夕阳的余晖洒在那一片片新领取的、泛着蓝黑色幽光的武器上,洒在战士们因为拥有强大装备而更加挺直的脊梁上,洒在民兵和民工们充满干劲的脸上。

傅水恒长长舒了一口气,感慨道:“有了这批家当,咱们这腰杆子,才算真正硬起来了一点。”

得必元接口道:“是啊,但这仅仅是开始。如何用好这些装备,如何让它们真正成为人民的利器,我们的考验还在后面。”

陈世根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喧闹,投向远方苍茫的山峦。脑海中,那四十二万五千的系统积分,和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根据地交织在一起。他知道,这笔“意外之财”和系统奖励,为他们赢得了极其宝贵的喘息和发展时间。独立师的羽翼,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丰满起来。未来的路依然充满艰险,但至少此刻,他们拥有了更多直面风暴的底气。

他微微握紧了拳头,心底一个声音清晰无比:必须更快地壮大起来,在这片饱受苦难的土地上,扎下最深的根,长出最硬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