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抽调耕种人不得超过五人。
而且,帮朝廷只需耕种一年。到了时间,还能获得许多银钱、以及粮食。
光是粮食,就可满足一家五口温饱。
关键的是,耕种人很自由。
闲时可回家探望,或者帮家里做做农活,忙时便回去给朝廷土地耕种。
虽然这样很辛苦,但一年下来收获也相当可观。
失去土地的士绅和乡绅们,朝廷也有办法。
鼓励他们经商,朱祁钰将京杭运河拓宽,同时还解除海禁。
海禁,禁的是岛上飘着的矮子们。
朱祁钰鼓励商人们去往东南亚各地,甚至可以杨帆远航。
士绅和乡绅们就此开始转换为商人。
商人们组织庞大船队去往远方,朝廷会派出战船一路护航。
......
仁熙六年,八月...
“...好望角遇见贼寇,抢劫商船五艘,杀百人,船上货物皆被掳掠一空...”
“大同复现瓦剌军,劫边民,屠一村殆尽。大同总兵王贵,率军奔波,军士疲惫不堪。臣邝邺,叩请陛下出兵瓦剌。”
“启奏陛下,上月福州沿海狂风四起,又大雨倾盆。致使几千百姓无家可归。然,次日又洪水暴涨,淹没良田数千...”
大伙才刚起身,便有人递上三封奏本。
且一桩比一桩棘手。
接过三封奏本,朱祁钰拧着眉将其看完。
“自朕登基后,瓦剌这是第几回来扰我边民?好望角都遭了几次劫,让他们别走哪儿就是不听。”
“福州之事,朕在昨日已知晓。”
“李贤,辛苦你一趟。跑一趟大同,瞅准时机,看能不能挫瓦剌威风...”
“张軏,你最近不是在研究海战吗?下次你也跟着一块儿出海。记得,带上神威小将军。”
至于最后一件,才是让朱祁钰头疼的事。
福州确实遭难,但沿海各地最近都有上奏。
这也说明,当地官府没法赈灾。
也就是说,当地粮仓可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