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也说到了邝埜的心坎里,他也怕李贤来灯下黑。
到时候事情做了,但功劳却被对方给领了。
此事就这样定下,但京师的朱祁钰也收到了海上那群人的消息。
将奏本轻轻往御案上一放,便问向身边的杨容。
“杨卿,你觉得李贤会剿灭这些人吗?”
杨容目前在内阁担任群辅一职,前些天的时候,被南书房的小年轻们闹得连觉也睡不好。
得知李贤和邝埜即将立下大功,心里顿时就不乐意了。
我在京师给你们扛住南书房的压力,而你们呢?
跑去千里之外的福州立功不说,关键你们还记不住内阁的好。
不行,得想办法让这份功劳分给别人一份。
“应该会,李尚书熟知兵法。又在草原上解决鞑靼和瓦剌两部,只是海战...”
故意将一半的话留在喉咙,让皇帝自己去猜。
朱祁钰哪能不知道他的小心思啊?
只是莞尔一笑,对杨容说道。
“这样吧,朕打算让樊忠跟张軏从朝鲜借道,需有人前去知会朝鲜国王一声,这事儿就交由你去办。”
“记住,你是我大明使臣,去朝鲜代表的是朝廷,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朝廷最近两线开战,让朝鲜国王想想办法。事成之后,朕会犒劳朝鲜王室。”
顿时乐得嘴巴都合不拢的杨容,屁颠屁颠地接下这件差事。
等他走后不久,朱祁钰才嫌弃地看了眼远去的背影。
还自言自语一句。
“都不是好东西,李贤也是。”
实际上,朱祁钰登基六年后,他已经看出朝中文官还有冒头的危险。
所以才故意将两个儿子作为诱饵,让文官们分成两派...
让杨容去朝鲜,也是在间接削弱李贤和邝埜的功劳。
到时候朱祁钰完全可以说一句,你们俩跑去福州剿倭寇剿了这么久?
记住,是倭寇。
登陆的事儿,是人家樊忠和张軏干的。
再说直白点,李贤和邝埜只是剿匪剿到了人家老巢,而樊忠则是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