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留守之局

孙妙青拿起眉笔,对着镜子,将原本略显锋利的眉尾描得柔和了些,添上几分楚楚可怜的愁绪。

“锦上添花的人太多,不稀罕。雪中送炭,才最叫人记一辈子。”

她放下眉笔,语气里带了点说不清的意味。

“这宫里,最划算的投资,就是投给那些一无所有,只剩下一口气的人。”

“皇后懂,我自然也懂。”

春桃还是有些犹豫:“可……可咱们能做什么呢?”

“什么都不用做。”

孙妙青站起身,展开双臂,让青珊为她换上那身湖蓝色的常服。

“我们只需要去坐一坐,说几句体己话,让她知道,这宫里除了高高在上的皇后,还有人看得到她,就够了。”

换好衣服,她又吩咐道:“去把我那罐金丝蜜枣带上。甜的东西,总能让人心里好过一点。”

青珊手脚麻利地准备妥当,扶着孙妙青往外走。

走到殿门口,孙妙青脚步一顿,回头对两个丫头说了一句。

“毕竟,我也只是一个同样被留在宫里,为前途发愁的小常在。”

她说完,便迈出了门槛。

阳光落在她素净的裙摆上,却照不透她眼底的深思。

走吧。

去见见咱们这位未来的“鹂妃”娘娘。

看看她在这盘死局里,是如何的可怜,又是如何的……值得投资。

延禧宫今日格外安静。

安静得像一座被遗忘的坟茔。

连廊庑下洒扫的宫人,都猫着腰,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长眠的魂。

孙妙青刚踏进宫门,一个小太监就鬼魅似的迎了上来,脸上那笑意瞧着有几分勉强,像是从僵硬的皮肉上硬扯出来的。

“给妙常在请安,您怎么有空过来了?”

孙妙青的目光在他脸上转了一圈。

这延禧宫的奴才,倒也懂得看人下菜碟的精髓。

“富察姐姐身子不爽利,我过来探望探望。”她语气平淡,不带一丝多余的情绪,又轻飘飘地补了一句,“安答应也住这儿吧?”

小太监的眼神明显飘忽了一下,声音含糊得像嘴里含了口热痰。

“回小主,富察贵人是有些不大爽利。”

“安答应……安答应倒是还好,就是话少了些。”

孙妙青心里顿时有了数,一个眼神递给了青珊。

青珊心领神会,从袖中掏出个小巧的香囊,不着痕迹地塞了过去。

“劳烦公公了,这点心意,请公公吃茶。”

那小太监指尖一掂量香囊的分量,脸上的笑意瞬间真切了三分,腰也弯得更低了,几乎要折成九十度。

“常在有心了,这可怎么好意思。奴才这就去通禀,您里边请,快里边请。”

果然。

这宫里,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听的差。

不多时,富察贵人的贴身宫女桑儿便引着她进了内殿。

一进门,一股子浓得化不开的药气混合着脂粉的残香,扑面而来。

富察贵人正歪在榻上,眼圈红肿得像两个熟透的桃子,脸色蜡黄,显然是结结实实地哭过一场,连妆都懒得补了。

“姐姐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上哪里不痛快?”孙妙青在她身侧的绣墩上坐下,语气里的关切恰到好处,多一分嫌假,少一分嫌淡。

青珊将手里捧着的雕漆食盒打开,声音清脆:“这是我们主子的一点心意,里头是些金丝蜜枣,补血养气。”

富察贵人见她来了,这才强撑着坐起来,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

“多谢妹妹挂心,我没事,就是……就是心里堵得慌!”

她说着,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声音里满是委屈。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咱们一同进宫,凭什么她们都能去园子里快活,就咱们得在这宫里熬着?皇上心里,哪还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孙妙青听着这直白又无用的抱怨,心里暗暗摇头。

小主,

蠢得实在。

也单纯得可爱。

正说着,门口一个纤弱的身影一晃,安答应怯生生地站在那儿,仿佛连呼吸都带着罪过。

她先是福了福身子:“见过富察贵人,见过妙常在。”

“快进来坐。”孙妙青立刻朝她招了招手,笑容温和。

安陵容今日穿了一身半旧的藕荷色宫装,洗得有些发白,衬得她那张小脸愈发苍白透明。

她眉眼低垂,走动间悄无声息,像个影子。

那双手,则死死绞着一方帕子,像只受了惊的小鹿,对眼前的场面充满了恐惧和不知所措。

孙妙青伸手,拉过她的手。

触手一片冰凉,像握着一块冬日的寒玉。

“妹妹手这样凉,可是穿少了?”

这句寻常的问候,像一道暖流,让安陵容紧绷的肩膀瞬间松懈了些。

她抬起眼,飞快地看了孙妙青一眼,又惊慌地低下头去,声音细弱蚊蝇。

“多谢姐姐关心,我不冷。”

富察贵人也擦了擦眼角,叹了口气:“安妹妹也别站着了,坐吧。如今,咱们几个可算是同病相怜了。”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得见富察贵人压抑的抽噎,和安陵容几乎微不可闻的呼吸声。

孙妙青等她们的情绪稍稍沉淀,才缓缓开口。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精准地投进这潭死水里。

“姐姐这话,说对了一半。”

富察贵人和安陵容都猛地抬眼看她。

“咱们是同病,却未必是同怜。”

孙妙青端起桌上的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动作优雅从容。

“皇上是去了圆明园,可这紫禁城,不是空了。”

她顿了顿,目光如钩,直直落在安陵容身上。

“太后娘娘,可还在宫里呢。”

富察贵人愣了一下,茫然地眨眨眼:“妹妹的意思是……”

“太后年事已高,最喜清静,也最盼着膝下有小辈承欢解闷。皇上和娘娘们在园子里享福,不正是咱们这些留在宫里的人,在太后跟前尽孝的好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