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新城后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重启键,却又沿着既定的轨道,融入了新的节奏。

夏末的暑气依旧蒸腾,但似乎夹杂着些许秋天的预兆。

要说生活重心发生彻底转变的是谁,那就当属夏灵溪了。

心境的转变只是其一。

高考的压力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具体准备。

录取通知书如愿以偿地抵达,正是新城大学,这让她兴奋了很久,看向哥哥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狡黠与如愿以偿的得意。

她的日常变得异常充实。

不再是单纯地在家做饭、等待哥哥归来,而是充满了各种“准大学生”的活动。

每天,她都会花大量时间浏览新城大学的校园论坛、新生群,熟悉未来的学习环境、社团活动,甚至提前研究起课程安排。

她会拉着夏念清,喋喋不休地询问大学里的种种细节,从选课技巧到哪个食堂的饭菜最好吃,事无巨细。

“哥哥,你说我参加哪个社团比较好?音乐社?还是文学社?”

“哥哥,大学里的微积分会不会很难?我要不要提前预习一下?”

“哥哥,你专业的教室在哪?和我的远不远?”

夏念清总是耐心地回答,看着她样子,似乎看到了几年前刚入学的自己,心中既感慨又欣慰。

除了“纸上谈兵”,夏灵溪也开始了一系列实际准备。

她拉着苏简简,几乎逛遍了新城的大小商场和文具店,采购入学所需的衣物、生活用品和各式各样精美的文具。

她的房间里,渐渐堆叠起崭新的物品,散发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

转变第二大的是姜妙柔。

她的生活,在夏念清兄妹离开的那段日子以及他们归来之后,确实进入了一个高度专注和充满期待的阶段。

国际证书考试只是第一道关卡。

正如她向夏念清隐约透露的,接下来是更关键的一环,新城大学音乐教师的公开招聘。

这占据了她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

钢琴练习不再是随性的情感抒发,而是针对指定曲目的反复打磨和技巧锤炼。

她常常为了一个教学演示环节的设计,反复推敲到深夜,对着镜子练习授课的仪态和语言表达。

疲惫是显而易见的,但她乐在其中。

这种为一个明确目标全力拼搏的感觉,让她感到充实,甚至抵消了那份因隔壁静默而产生的细微孤独感。

她并没有完全封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