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比将至

藏书阁三层全年开放!还有山长大人授课一年,这简直是所有鸿儒学子梦寐以求的机缘!

一时间,底下议论纷纷,人人摩拳擦掌,眼中燃烧着斗志的火焰。

消息传出,书院各个角落都成了排练场。

亭台楼阁间,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林荫小径上,常见学子慷慨激昂地演练诗文;

甚至有人搬出了傀儡戏、皮影戏的家当,准备一展身手。

君子六艺的佼佼者们更是信心满满,私下里加紧练习,准备届时惊艳全场。

甲三号斋舍内,陈耀祖、赵廷霄、姚宗胜、王富贵四人也在紧急商议。

“机会难得!”姚宗胜“唰”地合上折扇,目光灼灼,“我们必须拿出一个像样的节目,即便不能入选前三,也需让人记住我们‘四剑客’的名号!”

王富贵兴奋地搓着手:“宗胜兄抚琴是一绝,廷霄哥的剑舞也颇具风骨,耀祖兄鼓点节奏感强,我嘛……嘿嘿,这副嗓子还过得去。

不如我们合作一曲《清平调》?老二抚琴,老大舞剑,老三击鼓,我主唱,如何?”

赵廷霄微微颔首:“此议尚可,只是……”他沉吟道,“《清平调》虽雅,但恐流于平常,难以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其他学子想必也不会放过这等经典曲目。”

陈耀祖也皱起了眉头:“确实。我们的琴艺、剑术虽勤加练习,但比之专精此道的同窗,并无绝对优势。

需得在‘新意’和‘内涵’上下功夫。”

几人苦思冥想,一时未有良策。

王富贵急得抓耳挠腮,姚宗胜用扇骨轻敲掌心,赵廷霄则沉默地用手指蘸水在桌上划拉着什么。

陈耀祖脑海中飞快地闪过无数念头。经典的诗词歌赋?前人的曲调?似乎都差了点意思。

他要的是一首能真正打动人心,能体现某种精神内核,又能适合合唱、展现气势的作品。

忽然,他前世偶然听到的一首歌的旋律和几句零星的歌词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庙堂之外》!

他记得当初听到这首歌时,那种被击中的震撼。

它唱的不是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而是市井小民的悲欢离合,是对功名的淡泊,对本心的坚守,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其歌词意境深远,旋律也颇有古风,稍加改编,非常适合古琴、鼓点和雄浑的合唱!

“有了!”陈耀祖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有一首曲子,或可一试!”

在三人好奇的目光注视下,陈耀祖铺开纸张,深吸一口气,凭借记忆,开始将歌词一句句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