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粮车遇阻城门

“开门!放粮车出城!”

“让太守出来!我们要见太守!”

百姓的怒吼声越来越大,像滚雷似的在城门口炸开。刀疤队正脸色发白,回头看了眼越聚越多的百姓,手里的刀都有些握不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军爷,你看这……”旁边的士兵凑过来,声音发颤,“百姓要是闹起来,咱们可拦不住啊。”

刀疤队正咬着牙,眼神在李砚和百姓之间来回扫视。他知道这些百姓被柳大户和太守逼得太久,怒火早就压不住了,真要是动起手来,他们这几十号人根本不够看。可他收了太守的银子,要是放粮车出城,回去也没法交代。

李砚看出了他的犹豫,朗声道:“军爷,你是青州的守军,守护的是青州的百姓,不是太守和柳大户的私兵!这些粮食,是要救城外数千流民的命,你真要拦着?”

他策马向前一步,短刀指着城门上“青州”两个斑驳的大字:“你抬头看看这两个字!城在,百姓在,才是青州!要是百姓都饿死了,这城留着还有什么用?”

刀疤队正的额头渗出冷汗,握着刀柄的手微微颤抖。身后的百姓已经开始往前挤,前排的几个壮汉甚至推搡着士兵的长矛,嘴里骂骂咧咧。

“让开!”突然有人大喊一声,从人群里冲出个瘸腿的汉子,正是昨天在菜市场哭诉男人被柳府家丁打断腿的那个大婶的丈夫。他拄着根木拐,一瘸一拐地冲到刀疤队正面前,把拐杖往地上一顿,“我男人就是因为多说了句粮价,被柳大户的人打断了腿!你们守军就在旁边看着,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还帮着他们拦救命粮,你们良心都被狗吃了?”

汉子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其他士兵心上。有几个年轻的士兵低下头,手里的长矛不自觉地放了下来——他们中不少人家就在城外,家里也有挨饿的亲人。

刀疤队正看着眼前的局面,知道再硬拦下去只会引火烧身。他狠狠瞪了李砚一眼,咬着牙喊道:“开门!”

守城的士兵们如蒙大赦,连忙搬开挡路的拒马,吱呀作响的城门缓缓打开。百姓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簇拥着粮车往城外走,有人还拍着粮车的木板,像是在抚摸什么稀世珍宝。

李砚骑马跟在粮车后面,经过刀疤队正时,冷冷地说了句:“回去告诉太守,好自为之。”

刀疤队正脸涨得通红,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粮车刚出城门,就见城外的流民像潮水般涌了上来。孙六连忙带着弟兄们围成一圈,高声喊道:“大家别急!都有份!排好队,按昨天的规矩,一家一户来领!”

流民们虽然激动,却没人敢乱挤——昨天领到粮食的人早就把李砚的话传遍了营地,知道这位李大人说话算数。他们自发地排起长队,老人孩子被护在前面,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期待。

就在这时,城门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李砚回头,只见太守带着胡管家和十几个亲兵,正策马追出来,尘土飞扬中,太守那张圆胖的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李大人留步!”太守勒住马,气喘吁吁地喊道,“误会,都是误会!守城的不懂事,冲撞了大人,我已经把他绑起来了,回头一定重重责罚!”

李砚看着他,没说话。

太守连忙从马背上滚下来,跑到李砚面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大人征粮辛苦,我特意备了些酒水干粮,给弟兄们暖暖身子。还有这粮车,要不要加派些人手护送?城外不太平,万一遇到流寇……”

“不必了。”李砚打断他,目光扫过他身后被两个亲兵押着的刀疤队正——那队正被打得鼻青脸肿,嘴里塞着布条,正呜呜地挣扎,“太守大人还是管好自己的人吧。至于护送,有青州的百姓在,比任何亲兵都可靠。”

他抬手示意孙六继续分发粮食,自己则翻身下马,走到排队的流民中间。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认出了他,连忙跪下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救了我们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