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忍俊不禁,故意叹了口气:“是啊,卫公子才华横溢,家世显赫,待人又温和有礼,确是难得的良配。”
赵云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憋了回去,脸色涨得通红,最后只化作一声闷哼,低下头继续用力刷帘子,把竹帘刷得“嘎吱”作响,仿佛跟它有仇似的。
看着他这副笨拙又可爱的样子,蔡琰的心软成了一滩水。她走到赵云身边,看着他紧绷的侧脸,轻声道:“赵师兄,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
赵云身体一僵,刷帘子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沉默了很久,月光洒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映出他纠结的神情。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猛地转过身,直视着蔡琰的眼睛,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
“师姐!我……我是个粗人,不会说那些文绉绉的话!但我知道,从在常山第一次见到你,我就……我就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这一路走来,从真定到洛阳,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我赵云别的没有,就有一颗真心!我就想……就想一直护着你,陪着你,造我们的纸,过我们的日子!什么卫公子、李公子,我……我都不放在眼里!师姐,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他一口气说完,胸口剧烈起伏,眼睛亮得吓人,像个等待审判的孩子,紧张地看着蔡琰。
蔡琰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袒露心声,一时间也愣住了。看着赵云那真挚而炽热的目光,感受着他话语中毫不掩饰的情意,她的脸颊渐渐染上红晕,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这一路相伴的点点滴滴,瞬间涌上心头——他笨拙的保护,他吃醋的憨态,他毫无保留的信任,他为了纸坊拼尽全力的样子……
她低下头,沉默了片刻,再抬起头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和坚定。她迎着赵云紧张的目光,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月光般皎洁温柔:
“赵师兄,你的意思,我明白。我的心意,你也应当明白。若非如此,我又何必与你一路同行,共历艰辛?洛阳繁华,才子如云,于我眼中,不过浮云过眼。琰所求,不过是一知心人,携手同心,白首不离。”
她的话语轻柔,却字字清晰,敲在赵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