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白溪城。苏云袖早已梳洗完毕,用过林家厨房特意为她准备的清粥小点后,便径直来到了林青阳的书房。
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昨日堆积如山的文献。她并未急于动手,而是静立片刻,目光缓缓扫过整个书房。随后,她挽起衣袖,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起来。
不同于林青阳与沈孤雁按图索骥的查阅方式,苏云袖采用了更为系统的方法。她先将所有文献按照年代、地域、类型重新分类,将县志、舆图、游记、杂记分门别类。然后,她取来纸笔,开始制作索引,将每一份文献中的关键地名、人名、事件逐一摘录。
“《白溪风物志》,卷三,记载白水上游三十里处有‘响水潭’,水声如雷,疑有暗河......”她轻声念着,纤细的手指在泛黄的书页上轻轻划过,“《南璃山水考》,提及白水支流‘玉带河’曾于百年前改道......”
她的目光异常敏锐,不仅关注正文,更留意那些边角处的批注、夹在书页中的便签,甚至是地图上看似随意的标记。偶尔,她会停下手中的动作,凝眉沉思,将几份不同来源的文献放在一起比对。
时至晌午,侍女送来午膳,她却只是匆匆用了些,便又回到书案前。阳光透过窗棂,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
“林大哥和沈姐姐寻找的是明确的灵朔二字,但若此名早已失传,或是以其他方式记载呢?”她喃喃自语,提笔在纸上写下“灵”、“泉”、“朔”、“源”等字,开始以这些关键字重新检索。
与此同时,她唤来门外的侍女,将早已写好的几封书信交予对方。
“即刻通过白溪商会驻地最快的渠道,送往南璃各处分部。”苏云袖语气郑重,“命他们全力搜集所有与白水河相关的古籍、碑拓、地方野史,特别是那些民间流传的水文记载、古老歌谣。若有线索,不惜代价,速速送回白溪城。”
侍女领命而去。苏云袖望着窗外,轻轻舒了口气。她深知商会网络的效率,相信不久便会有更多资料汇集而来。
...
而此时,白溪城外,两骑青骢马并辔而行,一匹神骏的白狼欢快地跑在前面,正是林青阳、沈孤雁夫妇与白狼大白。
晨光中,白水河波光粼粼,宛如一条玉带蜿蜒于青山之间。大白显然对这次出行兴奋不已,时而冲到河边溅起水花,时而钻进林中惊起飞鸟,又很快回到二人马前,摇着尾巴,像是在催促他们快行。
“爹让它跟着出来撒欢,倒是正合它心意。”沈孤雁看着大白活泼的身影,不禁莞尔。
林青阳笑着点头:“整日在家,也确实闷着它了。”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前行不到一个时辰,他们便遇上了第一波认出林青阳的江湖人。
那是五个结伴而行的年轻武者,清一色穿着深浅不一的青色劲装。当先一人眼尖,立刻认出了林青阳,激动地大喊:“是林天人!是林青阳大侠!”
五人慌忙下马,恭敬地行礼,眼中满是崇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