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市委副部长的决定:这样的人才,不能留在乡镇!

必须要把他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一个能够让他看到全局,而不是仅仅一个镇、一个县的平台。

张清源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厚厚的档案夹。档案夹的封面上,用正楷写着“江澈”两个字。这是他之前特意让县里调上来的干部档案。

他翻开档案,从第一页开始,仔细地看。

履历很简单,大学毕业后通过公考进入青龙镇政府,工作不到一年。家庭背景也清白,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一切都平平无奇。

可就是这份平平无奇的档案,和那份惊心动魄的考察报告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反差。

张清源拿起桌上那支专门用来做重要批示的英雄牌钢笔,拧开笔帽,笔尖在空中停顿了片刻,像是在斟酌着千钧之力。

他没有在报告上批示,而是直接翻到了江澈干部档案的最后一页,那是干部考察意见栏。

他落笔了。

墨水浸入纸张,留下了一行行沉稳而有力的字迹。

“阅陈建国同志考察报告,该同志政治站位高,大局观念强,于细微处见真章,于无声处听惊雷。其见识与格局,远超同龄干部,非乡镇一地所能局限。其‘无欲则刚’之心性,尤为可贵。”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似乎觉得力度还不够。

他吸了一口气,笔锋一转,写下了决定性的一段话:

“建议县委组织部将其作为特殊人才,重点培养,适时提拔使用。可考虑先行调入县委办公室等核心综合部门,加以历练,以观后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写完,他重重地在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张清源。

这一段批注,如果被县里的干部看到,足以引发一场地震。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亲自在一个乡镇科员的档案上,用如此高的评价,做出如此明确的安排建议。这不是简单的“提拔”,这几乎是“点将”!

它意味着,江澈这个名字,已经从一个普通的乡镇干部,变成了市委组织部挂了号的“潜力股”。从今天起,他的每一步成长,都会有人在更高层面关注。

做完这一切,张清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他把档案合上,放回抽屉,锁好。

然后,他再次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这一次,他拨通的是县委组织部部长李强的办公室。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

“喂,李部长吗?我是张清源。”

“哎呀,张部长!您好您好!有什么指示?”电话那头的李强,声音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指示谈不上,就是跟你通个气。”张清源的语气很随意,像是在拉家常,“建国同志今天去你们青龙镇考察,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啊。”

李强心里咯噔一下。陈建国是张清源的心腹,他亲自下去考察,现在张清源又亲自打电话过来,这事儿小不了。

“张部长说的是……江澈同志吧?”李强也是人精,立刻就猜到了。

“哦?看来你们县里,对自己的宝贝疙瘩,心里还是有数的嘛。”张清源笑了笑,“这个年轻人,不错。建国的报告,把我都给看惊着了。”

李强连忙道:“是是是,这个江澈,确实很优秀,镇里的孙书记和李镇长,都把他当宝贝一样,几次三番地跟我们组织部提,希望能重点培养。”

“光嘴上提有什么用?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嘛。”张清源的语气依然温和,但话里的分量却陡然加重,“老李啊,我问你,一块好钢,是应该把它打造成一把精密的螺丝刀,还是应该把它炼成一根支撑大厦的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