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政策参谋?特别顾问?

这个年轻人,穿着简单的夹克,眼下带着淡淡的黑眼圈,脸上挂着谦逊的、甚至有些憨厚的笑容。可他说出的这番话,却像一位太极宗师,看似轻描淡写的一推一引,就将自己那个无比尖锐、暗藏杀机的问题,化解于无形。

他没有撒谎。

他说的每一个环节,都逻辑自洽,天衣无缝。

可周国华就是觉得,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

把自己的话定义为“掌舵”,把孙志国的话定义为“划桨”,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记日志的”。这个比喻,何其精妙!它完美地维护了自己一把手的权威,又肯定了孙志国作为政府主官的执行权,同时把自己彻底隐没在了幕后。

这哪里是一个“记录员”能有的水平?这分明是一个顶级的幕僚,在用一种近乎艺术的手法,为自己这位“主公”梳理权力脉络,弥合政治分歧!

周国华的脑海中,昨晚江澈那句迷糊的“卖空气”,与眼前这份堪称完美的报告,以及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三者如同三块独立的拼图,在这一刻,“咔”的一声,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

一幅完整的画卷,在他心中轰然展开。

他瞬间“悟”了。

周国华的内心,翻江倒海。

他不是在说梦话!他也不是在写报告!他是在点拨我!

从始至终,江澈都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着自己!

昨晚那句“卖空气”,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是用一种最安全、最离奇的方式,将一个惊世骇俗的种子,种进自己的脑子里。他知道这个想法太超前,所以他选择“说梦话”,进可攻,退可守。这是在点拨自己,要有敢为人先的眼光和魄力。

今天这份报告,以及刚才这番回答,更是深意无穷!他洞悉了自己和孙志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他知道林场这个项目一旦启动,必然会成为两人角力的焦点。所以,他不是在写一份经济方案,他是在给自己写一份“政治教材”!他用这份报告,手把手地教自己,如何在一个重大项目上,平衡党政关系,如何将潜在的内耗,转化为共同的政绩,如何既掌握主导权,又让政府那边干得心甘情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在点拨自己,为君之道,在于制衡与融合!

想通了这一层,周国华再看向江澈时,眼神已经彻底变了。那不再是上级对下级的审视,甚至不再是伯乐对千里马的欣赏。那是一种……一种面对着某种深不可测的智慧时,油然而生的敬畏。

此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真的只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吗?

这份心智,这份手段,这份对人性和权力的洞察,简直不像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