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卢钦重投大汉廷 夏侯威遇伏折兵

书接上回,卢钦想了一整宿,汉帝刘禅所言颇有道理,现大汉军已兵临宛城城下,如宛城被诸葛亮攻克,许昌朝廷料也难以支撑一世,自身这魏国尚书一职(还是一半的)又能任多久?

现重新投效汉帝刘禅,官职、财物皆唾手可得,为何不为自身寻条后路?就算刘禅未能一统江山,自己也未损一毫,如背弃蜀汉,他日被汉军所虏,万事休矣。

乃暗下决心重投蜀汉阵营……

却说,诸葛亮见围三缺一,魏军竟死战不退,乃命杨仪等将领军士把宛城四面重重围住,昼夜不停攻打,汉军巨型抛石机每日向宛城倾泻上数千斤震天雷,宛城城墙、敌楼、民居多有损毁。

桓范即命夏侯霸、夏侯和二将开放武库,动员全城百姓,众志成城把守城池,又新募壮丁近2万,另有搬运守城军械、物资人员三万余;灭火队两万余人,皆是百姓组成。

同时把全城粮食收聚在一起,按人守城贡献多寡进行适量分配。原本宛城粮食就可支三年,现在又可额外多支一年。这些粮食多分散存于宛城各地窖中,汉军抛石机就算侥幸砸中也对全局无碍。

不仅如此,桓范还向宛城士族大户广借钱帛用以抚恤守城将士,一时宛城竟秩序井然,军民士气高涨,人人悍不畏死。

宛城被蜀军围困,许昌城大将军曹爽乃忧心忡忡召集众人于府中议事。

曹爽:“现今,诸葛亮亲率大军昼夜强攻宛城城池,欲取之,宛城危在旦夕,如宛城不保,许昌危矣!许昌仅有士卒万余,还须防范司马懿及保护陛下安危,不可轻动,众人有何良策可解宛城之围?”

卢钦曰:可派汝南夏侯威领两万余军士前去支援,桓范、夏侯霸、夏侯和必率军出城策应,前后夹击诸葛亮,必大破其军!

辛毗谏曰:“不可,宛城桓范未曾向许昌求援,料之自守有余,汝南之兵不可轻动!”

卢钦:“宛城现已被诸葛亮大军团团包围,信使如何冲出重围送出求援消息至许昌?(魏国未能抄袭大汉信鸽传信体系)况许昌斥候探明汝南现无敌军进攻,而宛城城墙、角楼又有多处崩塌,如不速派援军增援,恐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