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宛城守军之火油早已用完,守军将士只能用性命抵挡,三五日后,诸葛亮又令大军于城南、东、西三面各垒起一座土山,桓范见落入宛城箭矢有增无减,军民守城意志大减……顿感不妙。
当夜,桓范、夏侯霸、夏侯和商议所余粮食除携带外,其余皆散尽于民,集中所有力量溃围弃宛城而走,诸葛亮竟心有灵犀般撤围宛城北面,原本计划坚守一年之宛城终于被汉军耗时80余日所攻占。
参军杨仪困惑不解:“丞相为何要围三缺一,故意放走桓范等守将?”
诸葛亮:“如团团围住宛城,虽能擒住敌将,然我军死伤亦严重矣,司马懿已退兵还洛,届时其率军前来攻之,我军恐将不敌……”
杨仪:“丞相所虑之深,亘古罕见,吾服也……”
有诗云:
《破宛城赋武侯新械》
井栏拔地接云平,
吕车冲霄破月明。
象负千钧移箭塔,
牛披百革护辕营。
火攻难蚀南阳木,
矢尽空悲许洛旌。
四十年前隆对语,
今看机械下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