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魏帝曹芳迁都邺城 汉将赵统攻破西关

赵统、张遵乃率五千二百余骑,以魏国叛徒,胡骑为向导,携带干粮,囊水,沿阴山山脉,往东北奔袭六七百里,却看一路阴山山脉风景:

群山巍峨,横亘朔漠,其势如苍龙偃卧,首尾千里。山阳多峭壁危崖,青黑如铁,日光映之,凛凛生寒;山阴则缓坡绵延,秋来牧草枯黄,朔风过处,如金浪翻涌。山巅积雪,四时不消,皎若银冠;谷底溪流,蜿蜒如带,水击石上,铮铮若铁马金戈。

山中多松柏,虬枝盘曲,根爪裸露,顽强生于石隙之间。每至黄昏,孤鹰盘旋绝壁,其啸凄厉,回荡空谷。山麓有胡人牧帐,牛羊散落,炊烟直上,与山间雾霭交融,苍茫不可辨也。

小主,

赵统、张遵风餐露宿,五日后到达上谷郡西关。(即居庸关,三国时称为西关,今北京市延庆区)魏军叛徒禀报赵统,此关守将为庞德之子庞会,有百夫不当之勇,臂力过人,使得一手好刀法,自诩为幽州(武力第一),然治军、军纪一般。

赵统微微一笑,已有破敌之策,乃命将士一更吃饭,二更起行,人衔枚,马勒口,待到城关2里地时挑选数百身手矫捷之士,攀绳索而上城,守关魏兵睡眼朦胧之时,不知汉军竟神兵天降,或被俘虏或被击杀,矫捷之士顺利打开城关,其余骑兵旋即掩杀入城。

敌将庞会正在军营中大帐内歇息,鼾声震天,忽闻军士鼓噪、四处起火,急忙穿甲骑马领数十亲兵欲出营门探查缘由,恰好碰到赵统所率大批铁骑掩杀过来。

庞会自知循规蹈矩作战定不敌也,乃喝住赵统:“贼将,趁夜袭我城关,无耻至极也,敢与吾单挑否?”

旁边张遵欲劝阻赵统(单挑)。

赵统:“速报上名来!”

庞会:“许昌朝廷,中尉将军、临渭亭侯庞会是也!”

赵统:“汝就是庞会?治军如此稀疏,曹爽让汝守关,真瞎了眼睛……吾,赵子龙之长子赵统也!”

庞会:“原为赵云之犬子,赵云老死否?”

赵统闻言大怒,龙胆枪在月光下划出一道银弧:“庞会?不过冢中枯骨尔!”话音未落,战马已如离弦之箭冲出。庞会挺起三尖两刃刀相迎,两马交错间兵器相撞,爆出刺目火花。

“铛——!”

金属铮鸣震得汉军、魏卒皆耳膜生疼。庞会只觉虎口发麻,未及变招,赵统枪尖已如毒蛇般钻向咽喉。庞会慌忙仰身避过,铁枪擦着护颈甲掠过,刮出一串火星。

“好险!”庞会心中暗惊,刀势陡然转狠。三尖刀旋出扇形寒光,正是其父庞德所传“西凉斩马式”。赵统却不退反进,枪杆横架硬接,胯下战马被震得连退三步。

张遵在阵前急得攥紧缰绳:“将军当心!...”

话音未落,赵统突然暴喝一声,枪势骤变。用龙胆枪连刺七点,宛如七点寒星,正是赵云亲传“七探蛇盘枪”。庞会眼前一花,左肩甲已被挑飞,鲜血顿时浸透战袍。

庞会自知不敌,欲逃之,又被赵统快骑追上,刺一个透心凉……

其余魏军见主将已死,或逃散去,或丢弃武器,投降。

赵云乃大喝:“投降免死,逃生皆亡!”

乃命麾下骑兵捉拿溃逃魏军……

张遵:“将军,刚刚单挑凶险也,如若战败如何是好?为将帅者当于阵中运筹帷幄,不可轻动……”

赵统:“我也明其理,然擒贼先擒王,庞会一死,守军皆无斗志也!”

正如赵统所料,魏军兵败如山倒,被俘2000余,被斩千余,其余百余名逃生,未能追住。

赵统:“今晚,当休整一会,明早长驱直入魏地……”

张遵:“我军奇兵,不可久留于此,当小部驻扎西关,大部在魏境驰骋,骚扰敌军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