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魏国辛毗入蜀谈判 刘禅许诺国中之国

书接上回,大魏朝堂之上,因蜀汉大兵压境,大将军曹爽主持军议。

军师桓范力主倾全国之兵,与诸葛亮、姜维决一死战于黄河之滨!然侍中辛毗则力陈宜遣使入蜀,以重利割地,暂息干戈,徐图后计。

正当二人争执不下之际,尚书令卢钦忽出惊人之语:

“打?我军屡战屡败,精锐尽丧!谈?蜀汉气焰正炽,岂肯轻许?依臣之见,不若……不若就此投子认负,尚可保全宗庙血脉!”

此言一出,满殿皆寂,旋即哗然!桓范须发戟张,厉声呵斥:

“卢尚书何出此亡国之论!我大魏雄踞中原,尚有带甲之士二十余万,岂可轻言投降?”

卢钦面无惧色,声音沉痛却清晰:

“军师将军明鉴!二十万之数,看似不少,然其中历经战阵之老兵,不过五万之数!余者皆仓促新募之卒,操练未精,士气低迷,甲胄不全,如何能敌虎狼之师?

反观蜀汉,此番北伐,虽明面出兵二十余万,然皆久战精锐!去岁刘禅更命董允等大举募兵,新增三十万!兼之王凌、文江东之处事不周,南下助吴三万劲旅皆降吴;

东吴后又降蜀,吴地共十万余士卒、水师尽归刘禅!如此算来,蜀汉总兵力,恐已逾六十万之巨!”

他目光扫过殿中面如土色的群臣,声音愈发沉重:

“六十万对二十万!蜀军更有诸葛亮、杨仪运筹帷幄,智谋无双;赵云、姜维、王平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敌帅之智勇,远非我军可比。此诚存亡危急之秋也!

若再不自量力,妄图螳臂当车,恐非玉石俱焚,而是……举国尽墨!”

“六十万?!”

这骇人听闻的数字如同惊雷炸响,朝堂瞬间鼎沸!恐惧像瘟疫般蔓延,不少大臣窃窃私语,竟也附和起卢钦的投降之议。

大将军曹爽面色阴晴不定,目光投向御座上的天子曹芳。曹芳不过20余岁,早已被这阵仗惊得六神无主,只颤声道:

“朕……朕皆听大将军决断!”

曹爽额头沁汗,心中反复权衡:

桓范的决死之策?太过凶险!举国孤注一掷,若再败,便是万劫不复。

卢钦的不战而降?太过屈辱!曹魏江山岂能拱手让人?

辛毗的议和之策?虽也屈辱,却尚存一线转圜之机——先遣精锐虎豹骑袭扰蜀军粮道,若能成功,或可增加谈判筹码;同时遣使入蜀,试探刘禅口风,若能以土地、财帛换取喘息之机,待重整旗鼓,再图后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