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裹着厚重的白色防寒服,在大功率便携加热器的掩护下操作巨型吊车,将模块化的钻井臂与冰钻舱从货舱中吊出。空气因低温而显得凝固,液压油泵发出尖锐的“嘶鸣”,每次连接高压液氮管路都要两人协同完成,以防止因热胀冷缩导致的阀门爆裂。
小主,
安装工作持续了一整天,直到雪原的天光褪尽,便携式泛光灯在寒风中摇曳,照亮了这片如同另一颗星球般的冰封大地。
安装作业结束后,北部霜原上的风雪依旧没有停歇,泛光灯在夜幕中发出苍白的光,映照出“泰梅尔-47”履带车群在冰原上投下的长长影子。临时工棚内,电热风机嗡嗡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热气与一丝机油味。
一群工人围坐在简易的合金餐桌旁,厚重的防寒服被他们胡乱堆在角落里,热气让人脸颊泛红。塑封饭盒里升腾着米香,热乎的冻干炖牛肉被倒入高汤,冒出缕缕白雾。
“我看看我看看!你这有什么好吃的?哎哟,这排骨!嚯,真不错!给我也来点!”
“别急啊!这份够十个人吃的呢!”
“十个人是十个人,可咱这儿是十个矿工!你见过矿工按人头吃饭的吗?”
“哈哈,说得对!”
忽然,有人看向角落里,“哎,那个樱花岛的小子……叫什么来着?中村!对,你小子,这么冷的天,还不吃点热乎的?”
那名叫中村的工人正捧着一个小盒子,表情满足:“家乡带来的沙西米,好吃!哦一西!”
“你这小子!”来自暹罗的年轻工人故作严肃,叉起一块炖牛肉,“这才叫美食!要是再加上一勺椰浆,那就完美了!”
说完,他不由分说,直接把那块滚烫的牛肉塞进中村嘴里。
“八嘎——!烫烫烫烫!!”
一时间,整间食堂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笑声渐渐平息。有人抱着饭盒,沉默片刻,突然开口:“嘿,你们听说了吗?科研区那边,第一批异世界作物种子已经发芽了。”
话一出口,周围几个人都停下了筷子。
“真的假的?这地儿能种东西?霜原不是冻得比家里大年三十的井口还硬吗?”
“不是种在霜原上。”那个工人摆了摆手,“是基地南面,东协农科院在那边建了十几个恒温温室,搞水培的。听说是那边的科研员带来的种子,比地球小麦耐寒、耐盐碱、周期还短。”
“哎,要真能成功,咱家乡就不用饿肚子了。”
这句话让空气微微凝固了几秒。
暹罗来的年轻工人低声叹了口气:“咱村去年干旱,稻田都裂了,政府给的救济粮根本不够。要不是报名来这儿,我家可能到现在都揭不开锅。”
“我家那边也是。”来自南洋的另一名矿工闷声说,“上个月视频通话,我妈还跟我说,市场上的粮价涨了一倍半。要不是基地给家属发了配给券,她怕是连孩子都养不活。”
说到这里,连平时最爱插科打诨的中村也安静了下来。
“所以啊,”角落里一个年纪稍长的工程师接过话茬,语气比平日沉稳得多,“我们在这儿拧螺丝、装钻机、啃冻土,不是光为了赚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