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结束了……

广播塔重新恢复工作,扩音器反复播放同一条信息——“第聂伯已获得解放,欧罗巴迎来了新秩序。”那声音冷静、稳定,却没有任何情绪。

莫斯科的部队已经完全撤出第聂伯罗斯。最后一支后卫部队在哈尔科夫以北被追上,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后,向边境方向撤退。城市的边缘,坦克残骸还在冒烟,偶尔传来爆炸物被误触的闷响。

在哈尔科夫和卢甘斯克,万字旗同样升起。当地的广播由盟约军政厅接管,街道口张贴着新的布告——宣布战区进入“临时军事管理”。工厂重新开工,铁路运输恢复,但所有物资的调度权都归属盟约总部。市民被要求登记身份,接种疫苗,参加清理与修复工作。

然而,在边境方向的天空里,偶尔仍有导弹的尾焰划过。那是莫斯科的远程反击——并不密集,却足以提醒所有人,它们上面随时可以搭载核弹头。

钢铁盟约的装甲纵队在边境驻扎,没有继续向俄境内推进。

补给线被加固,防空阵地在主要桥头布设完毕。

所有部队都接到同一命令:停止推进,稳固防线,等待政治谈判。

人们开始意识到,也许核战并不会发生了。

各国媒体的头条写着:“欧罗巴获胜,但战争仍在边界徘徊。”

首都柏林传来官方声明,称“钢铁盟约军队的使命已完成”,强调“欧罗巴的和平将以力量维系”。

第聂伯罗斯的夜晚依旧昏暗,电力供应尚未恢复,只有军营上方的探照灯在雪雾中摇曳。几个孩子趴在窗边,看着远处那面新的旗帜在风中展开。

没人说话,也没人敢猜,这面旗会在他们头顶飘多久。

————————————

欧罗巴。

战争的烟尘尚未散尽,城市的夜空就被焰火点燃,仿佛整个大陆都在宣告胜利。

巴黎的塞纳河两岸人潮拥挤,悬挂着红底黑纹的旗帜。人们高举手臂,齐声呼喊着那句已经家喻户晓的口号——“胜利万岁!”

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前,巨大的投影幕循环播放着前线画面,钢铁盟约的坦克驶过第聂伯、哈尔科夫的街道,士兵们挥手致意。

人群沸腾,青年们爬上路灯和雕像,高喊“欧罗巴万岁”“新秩序万岁”。街道两侧的商店重新开门,广播喇叭不断播放着赞歌:“我们重拾荣光,我们重新统一。”

电视台的主持人带着激动的声音宣布:“钢铁盟约军已彻底将莫斯科逐出第聂伯罗斯,全欧罗巴在新秩序下再度团结。”画面切换到主谋的身影——他仍然戴着那张冰冷的金属面具,身形笔挺,身后是新的欧罗巴旗帜。无论是在电视机、地铁广告屏,还是社交媒体的首页,几乎都能看到他的演讲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