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认真地记着张轩的话,时不时点头,还会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轩神,要不要在浴室旁边建一个烧火的地方?把水烧热了再倒进浴盆,这样大家洗澡就不会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主意很好。”张轩笑着揉了揉禾的头发,“就按你说的办,在男浴区和女浴区中间,各建一个简易的灶台,用陶锅烧水,再通过竹管把热水引进浴盆。”
得到张轩的夸奖,禾的脸颊泛起红晕,低头继续帮张轩整理地上的石块,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接下来的几天,部落成员们按照张轩的安排,有条不紊地建造浴室。石带领青壮们在河边挖引水渠,渠宽一尺,深半尺,从溪流一直延伸到浴室旁,只用了一天就挖好了。岩则带着人砍伐树干和竹子,将竹子劈成两半,去掉竹节,再用藤蔓捆绑连接,做成简易的输水管道,从引水渠一直铺到浴室内部,每个浴盆上方都预留了一个“出水口”。
妇女们则忙着搭建浴室的框架,她们将粗壮的树干埋在地面以下,作为立柱,再用细一点的树干横向捆绑,形成屋顶的支架,然后在支架上铺满茅草,厚厚的茅草层足以抵御风雨。禾也跟着妇女们一起干活,她心灵手巧,编织的藤蔓绳结又紧又牢固,帮着固定茅草时,做得又快又好,连叶都忍不住夸赞:“禾,你这手艺真好,比我们这些老骨头强多了!”
张轩则负责砌浴盆和灶台。他先用碎石铺在浴盆的位置,作为地基,然后用土坯砌成椭圆形的浴盆,每个浴盆深两尺,长五尺,宽三尺,足够两个人并肩坐下。浴盆底部预留了一个小口,用木塞堵住,洗澡结束后拔掉木塞,污水就能流进排水坑。灶台则用石块垒成,旁边堆放着干柴用来烧水,灶台上方架着大陶锅,陶锅底部连接着竹管,热水能通过竹管直接流入浴盆。
建造过程中,不少人依旧对“洗澡”充满抵触,干活时难免有些敷衍。张轩看在眼里,没有多说,只是在浴盆砌好后,亲自烧了一锅热水,倒进其中一个浴盆,然后当着众人的面,用肥皂搓洗手臂上的泥垢。看着清水渐渐变得浑浊,而张轩的手臂变得干净光滑,众人眼中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大家看,这就是身上的‘小虫子’和泥垢,洗干净后,是不是很舒服?”张轩笑着说道,还邀请身边的石过来试试。石半推半就地走进浴盆,试探性地用热水浇在身上,瞬间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哇,这热水浇在身上,真暖和!”
有了石的示范,其他人也渐渐放下抵触,纷纷凑到浴盆旁,好奇地触摸热水,脸上的表情从怀疑变成了期待。
经过五天的忙碌,公共浴室终于建成了。整个浴室由土墙分隔成两个区域,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墙面用竹子和茅草编织而成,既能通风又能遮挡视线;五个浴盆整齐地排列在每个区域,族人们将河水倒入浴盆,灶台里的干柴燃烧着,源源不断地提供热水;浴室门口还摆放着几块肥皂和用来擦拭身体的麻布(张轩用超能力生成的,专门用于洗澡)。
建成当天,张轩便宣布了“洗澡规矩”:每天傍晚,男浴区和女浴区轮流开放,男子在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洗澡,女子在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洗澡;每个人必须每隔三天洗一次澡,由叶和石负责监督,不遵守规矩的人,会被取消当天的食物分配。
一开始,还是有人试图偷懒,尤其是几个年纪较大的老人,找各种借口不愿意去浴室。张轩没有妥协,直接按照规矩,扣掉了他们当天的熏肉分配。看着别人吃着香喷喷的熏肉,自己却只能干看着,几个老人终于妥协,第二天便乖乖去浴室洗了澡。洗完澡后,他们浑身清爽,连走路都轻快了不少,从此再也不用别人催促,主动按时洗澡。
短短几天,部落成员们就彻底爱上了“洗澡”。每天傍晚,浴室旁都排起了长队,大家拿着肥皂和麻布,有说有笑地等待洗澡。洗完澡后,每个人都显得精神焕发,身上的异味消失了,皮肤也变得干净光滑,连生病的人都少了很多。石更是逢人就说:“轩神果然没骗我们,洗澡真舒服,现在干活都有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