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沤肥的时候要注意翻堆,”张轩蹲下身,指着坑边的木耙,“每隔三天翻一次,让里面的热气散散,别把肥沤烂了;还要在坑顶盖层茅草,防止下雨把肥冲走,也能保持温度。”
青羽也跟着来帮忙,她手里拿着小铲子,把散落的枯枝往坑里拨,好奇地问:“神尊,为什么这些烂叶子和兽粪混在一起,就能当肥料呀?埋在土里,种子真的能长得更好吗?”
张轩笑着解释:“这些东西腐烂后,会变成养分,就像我们吃熏肉长力气一样,种子吸收了养分,就能长得又高又壮,结的豆子和米粒也会更饱满。”青羽似懂非懂地点头,手里的小铲子挥得更勤快了,还特意把自己捡的野果壳也放进坑里,小声说:“那我也给种子添点养分,让它们长得更好。”
木长老还特意留了几块“试验田”,一块撒沤肥,一块撒普通兽粪,一块什么都不撒,笑着对族人说:“等苗长出来,咱们就看看哪块长得好,以后就按最好的法子种!”
建筑与木工:取材造屋,工具革新
部落西边的空地上,另一番忙碌景象正在上演——几十名青壮围着一堆刚砍伐的硬木忙碌,有的用石斧砍去树枝,有的用木刨把树干刨得光滑,还有的在树干上凿孔,准备做木梁。这里是部落的“木工坊”,也是春季建新房的原材料加工地。
“这些硬木是从北边山林砍的,木质密,不容易腐坏,做房梁最合适!”负责木工的林部落族人阿树,正拿着一把新做的木锯演示,锯齿是用磨尖的兽骨嵌在木柄上做的,锯起木头来比石斧快多了,“以前做木桌椅只能用石斧削,现在有了木锯、木刨,做出来的木梁又直又光滑,盖房子也更结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轩走过去,摸了摸刚刨好的木梁,表面平整,没有毛刺,满意地点头:“再做些木柱和木窗棂,木柱要粗些,埋在地基里,防止房子塌;窗棂做得密点,既能通风,又能挡野兽。”
不远处,几名青壮正在和泥做土坯——泥里掺了切碎的稻草,双手反复揉捏,再放进木模里压平,晒干后就是结实的土坯砖。“去年的土坯没掺稻草,下雨容易裂,今年加了稻草,比之前结实一倍!”负责做土坯的兔部落族人阿草,举起一块晒干的土坯给张轩看,“您看,用力摔都摔不碎!”
青羽也凑过来看做土坯,看着族人把泥揉得软软的,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阿草哥,这泥好软,做出来的土坯真的能盖房子吗?”阿草笑着点头:“当然能!等这些土坯晒干,我们就盖十间新土坯房,让兔部落的族人都住进去,不用再挤山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