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暮色四合。林弈三人带着清剿腐爪豺的任务凭证和材料,回到了外门弟子居住区。方才战斗中“雷火震荡”初显威能的兴奋感尚未完全消退,但林弈心中那因远处阁楼一瞥而生的细微疑虑,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圈不安的涟漪。
他并未对苏灵儿和石破天言明,只是将这份警惕深藏于心。接下来的数日,生活似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三人白天或各自修炼,或接取一些低风险的团队任务磨合新战术,晚上则聚集在“陋室科学院”,由林弈主导,进一步深化对“数据化战斗”的探索。
林弈为苏灵儿设计了更多基于复杂轨迹模型的突袭与骚扰战术,并开始教导她利用狐火的高温特性,尝试干扰甚至局部改变战场环境(如软化地面、引燃特定物体)。对于石破天,训练重点则放在了“力量收放”与“多重震荡叠加”上,力求让他的单次重击能产生如同冲击波般递进的破坏效果。
而林弈自己,则在不断优化“道痕阅读”的精度与范围,并尝试将雷电灵力的应用更加多样化——从简单的麻痹、干扰,到尝试模拟电磁效应,偏转某些低阶的能量攻击,或是极短暂地强化自身或伙伴的神经反射速度。
这种迥异于传统打坐练气、吞服丹药的“修炼”方式,起初让苏灵儿和石破天颇感别扭,但每当他们在实战中真切地感受到自身战斗力的显着提升,那点不适便化为了对林弈近乎盲目的信服,以及对这种新奇力量体系的浓厚兴趣。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午后,林弈独自前往资源区的公共典籍室,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基础炼器材料能量传导性的论述,以完善他构思中的几种简易法器(或者说“科学装置”)的设计图。
就在他翻阅着一卷名为《金石灵性初解》的陈旧玉简时,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再次毫无征兆地袭来!
这一次,感觉更为清晰!并非充满杀意的凝视,而是一种冰冷的、带着审视与评估意味的视线,如同解剖台上的手术灯,将他从头到脚扫视着。
林弈握着玉简的手指微微一顿,精神力如同触须般悄然蔓延开来,试图锁定视线的来源。然而,那感觉飘忽不定,仿佛来自四面八方,又仿佛源于典籍室本身幽暗的光影角落。当他凝神去感知时,那窥视感又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是错觉?不,一次或许是,但接连两次……
林弈心下凛然。他不动声色地放下玉简,缓步走出典籍室,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周围。人来人往的资源区,一切如常。但他能感觉到,有一层无形的阴影,似乎已经笼罩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居住区另一侧,一座更为气派的独立小院静室内。
李魁面色阴沉地坐在檀木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对面,坐着一名面容普通、毫无特点,丢进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的灰衣弟子。
“确定了吗?他们用的,真是某种合击之术?”李魁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怒气。接连的失利,让他在炼器堂内部也承受了不少压力。
灰衣弟子低着头,声音平淡无波:“确定。并非简单的配合,其发力时机、能量协同远超寻常弟子默契。尤其是那石破天的重击,似乎融合了某种高频震荡的技巧,破坏力提升显着。还有那林弈,对战场时机的把控,精准得……不似炼体期。”
李魁眼神闪烁,林弈在引火阵前那番让他哑口无言的论证再次浮上心头,让他心头一阵烦恶。“看来,这小子身上果然有古怪。不仅是阵法,连战斗都有独到之处……不能再让他们继续成长下去了。”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外门小比还有两月……这是个机会。擂台上,刀剑无眼,就算失手废了他,宗门也不会过多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