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当成是穿越类小说看啊,咱们这个不是历史传记,期待大家的喜欢,有瑕疵的地方大家及时反馈,我随时更改”
十一月末的寒风,从新圩以南那些灰黑的山坳里卷过来,带着寒冷,林木稀疏的山坡上,焦黑的树杈刺向天穹,坡下几道浅壕蜿蜒,不过是仓促掘出的土埂子,勉强能趴伏住人。
18团红三营阵地后侧,一块略凸出的岩石后,电台兵小李半跪着,电台小李是第三军团的,反围剿过程中被冲散了,被张百川所救,因一直不能和主力汇合,因此一直跟随,此时手指死死按着耳朵上的耳机,眉头拧成了疙瘩。
“营长”,小李猛地抬头,脸上没了血色,声音发紧:“白狗子……桂军主力,七军独立旅先头团,离我们不到十里了,正全速扑过来,上头……上头命令咱营,不惜一切代价,钉死在这里,至少……至少顶两天。”
旁边递水壶的老兵何万山动作一僵,粗糙的手停在半空,壶塞还没拔开,他喉结滚动了一下,没吱声,只是慢慢收回手,把水壶重新挂回腰间,发出沉闷的一响。
周围几个战士或蹲或坐,原本在默默检查枪械、捆扎手榴弹,此刻都停了动作,空气骤然凝固,只剩下风掠过坡地的声音。
张百川没立刻回头,他眯着眼,视线掠过坡前那片开阔的、已经被打烂的稻田,落在远处山隘口曲折的公路上。
几个小黑点正沿着那带子般的路蠕动,那是敌人的侦察骑兵,嚣张得很,几乎要冲到步枪有效射程内。
“两天?”他声音不高,带着连日指挥喊叫留下的沙哑,却奇异地压下了风声:“电台静默。以后非必要不收报”。
小李一愣:“可营长……”
“关了,”张百川的语气没什么起伏,却不容置疑。他这才转过身,脸上沾着硝烟和尘土,颧骨很高,眼窝深陷,唯有一双眼睛,沉静得像两口古井,映不出半点波澜。
他接过身旁警卫员递来的那把磨掉了不少烤蓝、枪托却油光发亮的驳壳枪,大拇指习惯性地蹭过机匣,发出极轻微的摩擦声。
“万山,”他看向老兵:“带你的人,前出二道坎子,看见那几棵歪脖子树没有?卡住侧面那条雨水冲出来的干沟,放他们的尖兵过去,打后续的辎重队,或者掉队的,枪一响就撤,不准恋战,把他们往前引,引到三连的侧射火力底下。”
何万山的眼睛里猛地迸出一点光,那股子老兵特有的混不吝的劲儿回来了:“晓得了,打瘸狗,撩火气,营长您瞧好嘞,”他啐了一口,猫腰疾走,低吼着点了几个人名,七八条汉子立刻抓起枪,跟着他悄无声息地滑下坡坎,消失在乱石灌木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