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风起青岛

鲁中军区指挥部里,张百川、谢福治、陈榘、肖桦四人围坐桌旁,桌上摊着几张电文和地图,青岛的位置被红笔重重圈了出来。

谢福治把一份电文推到张百川面前:“司令员,胶东许大胆那边又来电报了,还是那个伪军团长范德标,这次说得更恳切,连鬼子在青岛外围几个据点的布防图,还有港口巡逻队的换岗时间都送过来了,看样子不像是假的。”

陈榘拿着放大镜,仔细看着地图上青岛的标注,头也不抬地说:“情报部门核实过了,范德标提供的布防图和我们之前掌握的情况基本吻合,甚至更详细。

这个人,以前是东北军出身,‘九一八’后部队被打散,不得已才穿了这身汉奸皮。据内线反映,他在伪军里日子并不好过,经常受鬼子气,底下弟兄们也怨声载道。”

肖桦接口道:“政治部也分析了这个人的情况,有反正的基础。关键是时机,他现在主动靠过来,除了个人出路,恐怕也和当前的大形势有关。”

张百川没说话,拿起那份电文又仔细看了一遍,在“范德标”的名字上敲了敲,然后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盯着青岛:“鬼子大本营连续下令,从华北、华中抽兵南下,山东的鬼子也明显收缩,重点防守济南、青岛、徐州这几个大城市,这是我们的机会,也是他们这些伪军头子看清风向的时候了。”

他转过身,看着三位搭档:“你们怎么看?”

谢福治沉吟道:“机会是好机会,如果范德标真心反正,里应外合,打青岛的把握就大了很多。青岛是深水良港,拿下来,咱们就真有了出海口,战略意义太大了。但是……”他顿了顿,“风险也不小。万一这是鬼子的圈套,或者范德标临阵反复,咱们扑过去的部队就可能吃大亏。”

陈榘放下放大镜,语气严谨:“从纯军事角度分析,利用伪军内部矛盾,里应外合夺取要点,是高效战法。但前提是情报必须绝对可靠,内应必须绝对可靠。我们需要更充分的准备,更周密的计划,以及,应对最坏情况的预案。”

肖桦补充道:“打青岛,政治影响巨大。打好了,震动全国,极大鼓舞抗日士气。打不好,或者陷入僵持,对我们刚稳固的根据地和部队士气也会是打击。而且,攻击这样的大城市,不同于我们以往的运动战、伏击战,是实实在在的攻坚战,我们的部队缺乏经验。”

张百川认真听着每个人的意见,走到桌边,拿起笔在地图上青岛的位置画了一个箭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风险,我清楚。攻青岛这样的坚战,我们是缺经验,但不能因为缺经验就不打,以前咱们没打过坦克,不也照样缴获了?没搞过步炮协同,现在不也练出来了?仗,都是打出来的,”

他目光扫过三人:“范德标这个人,可以继续接触,进一步考验。但打青岛的决心,我认为可以定了,鬼子现在兵力空虚,人心浮动,正是我们趁虚而入的好时机,我们不能光等着鬼子把兵都抽走了,剩下空城让我们去接收,要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他看向陈榘:“老陈,参谋部立即着手,制定攻打青岛的详细作战预案,要把各种可能都考虑进去,特别是范德标反正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行动,部队调动、火力配置、后勤保障,我要看到最细致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