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元老的转变

宋卫国耐心解释:“其实就是把客户评价量化。比如交货及时率、产品质量、服务态度这些,都可以打分。”

王师傅若有所思:“这么说来,倒是个公平的办法。以前全凭感觉,现在有标准了。”

“对啊。”宋卫国拍拍老伙计的肩膀,“有了标准,努力才有方向。”

在宋卫国的带动下,老员工们开始主动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他们发现,这些“洋办法”并非要否定他们的价值,而是要帮助他们把经验转化为更精准的判断。

季度盘点时,仓储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库存准确率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发货及时率百分之九十八,成本同比下降百分之十八。

在表彰会上,宋卫国站在台上,感慨万千:

“三个月前,我还觉得这些新系统、新流程都是花架子。但现在我明白了,不是我们老了,而是时代变了。”

他看向台下的杨帆:“我要特别感谢杨总监,是他让我明白,经验和数据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大明在台下小声对老张说:“老宋说得对。咱们这些老人,也得与时俱进啊。”

老张点头:“我打算报个电脑班,系统地学一学。总不能一直被年轻人甩在后面。”

会后,杨帆找到宋卫国:“宋总,您的转变让我很感动。说实话,我最初也担心改革会遇到太大阻力。”

宋卫国诚恳地说:“该说感谢的是我。你让我看到了管理的另一面。以前我凭感觉管理,现在有了数据支撑,决策更加精准了。”

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过,还有个问题想请教。那个数据分析软件,有些高级功能我还不太会用...”

杨帆笑了:“没问题,随时都可以找我。”

看着宋卫国离开的背影,杨帆对走过来的林薇说:“林总,宋总的转变真是个奇迹。”

林薇微笑:“这不是奇迹,这是必然。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任何人都愿意变得更好。”

当晚,宋家举行了一场小型家宴,庆祝仓储部取得的优异成绩。

赵金凤特意下厨做了几个拿手菜,席间不停给宋卫国夹菜:“我儿子现在可是公司的楷模了。”

宋卫国不好意思地说:“妈,您就别取笑我了。”

楚瑶端起酒杯:“二哥,我敬你一杯。你的转变,给所有人树立了榜样。”

宋卫国与她碰杯:“还要谢谢你当初的坚持。要不是你力排众议支持改革,可能我们现在还在原地踏步。”

林薇欣慰地看着这一幕。她知道,宋卫国的转变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更代表着宋氏集团从传统向现代的成功转型。

夜深了,宋卫国独自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

楚瑶走过来,递给他一杯茶:“想什么呢?”

“想这三个月的变化。”宋卫国接过茶杯,“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可笑,固执了那么久,差点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现在明白也不晚。”楚瑶轻声说,“重要的是,我们都在成长。”

宋卫国点头:“是啊,成长没有终点。明天,我准备和李大明他们开个会,分享我这段时间的学习心得。”

“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宋卫国自信地说,“这次,我自己来。”

月光下,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这个曾经最抵触改革的元老,如今成了新管理理念最坚定的践行者。

而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学习永远不会太晚,转变永远值得期待。

因为企业的生命力,正来自于每个成员不断突破自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