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家庭电视的普及

她提议以“宋家超市,咱老百姓自己的超市”为主题,拍摄一系列贴近生活的短片。

“比如第一个广告,可以讲述一个双职工家庭的故事:夫妻俩工作忙,没时间购物,后来发现宋氏推出了电话订购和送货上门服务,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杨帆补充道:“还可以突出我们的特色。比如‘宋记’食品的传统工艺,生鲜产品的产地直供,还有我们的社区服务。”

宋卫国难得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广告里要有咱们超市的真实场景,让顾客觉得亲切。”

拍摄风波

广告制作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楚瑶找来的是一支刚从省台独立出来的年轻团队,领头的导演留着长发,满口艺术理念,让保守的宋家人很不适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的是真实,不是艺术!”赵金凤看到导演设计的浮夸表演,气得直拍桌子,“咱们老百姓哪是这样走路的?哪是这样说话的?”

导演试图解释:“阿姨,这是艺术加工...”

“加工什么加工!”赵金凤一把拉过正在帮忙摆放商品的王师傅,“你看看,真正的超市员工是这样的!你那个演员,抹得跟唱戏似的!”

这场争执意外地促成了广告风格的重大转变——楚瑶决定全部启用真实员工出演。

“咱们就来个‘真人真事真感情’。”她说。

于是,王师傅成了广告主角之一,他用带着本地口音的普通话,朴实无华地介绍着商品;李大明在镜头前略显紧张,却真实地演示着如何严格把关采购质量;就连赵金凤也客串了一个镜头,用她那标志性的大嗓门说:“在我这儿买东西,放心!”

播出前夜

广告制作完成,预定在市台黄金时段播出。播出前夜,宋家所有人都聚集在老宅,准备观看这支耗资五万元的广告。

气氛异常紧张。赵金凤坐立不安,不停地念叨:“要是没用,这钱不就打水漂了?”

宋卫国默默算着账:“五万块,要卖多少袋米才能赚回来...”

就连一向淡定的林薇,也不停地看着手表。

晚上七点五十八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新闻联播》结束,熟悉的市台台标出现后,第一个广告就是宋氏的。

画面一开始,是晨曦中的宋市街景,接着镜头推进到宋氏超市门口。王师傅正在卸货,汗水在晨光中闪烁。他用毛巾擦擦汗,对着镜头憨厚一笑:“每天的菜,都得最新鲜的。”

接着是李大明在检查商品质量的镜头,赵金凤在社区活动中与老人亲切交谈的画面,还有电话订购服务的演示...

最后,全家福镜头出现,画外音响起:“宋氏超市,咱老百姓自己的超市。”

广告只有三十秒,却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

播放结束,客厅里鸦雀无声。

“这...这就完了?”宋建国愣愣地问。

赵金凤首先爆发:“我在里面怎么那么老?还有我那衣服,应该穿那件新做的...”

宋卫国却若有所思:“拍得还挺真实。”

效果初显

谁都没想到,广告效果会来得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