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设计部的成立

初冬的第一场雪轻轻覆盖着宋市,宋氏集团三楼的东南角,一片崭新的办公区正在做最后的布置。纯白色的墙面,原木色的工作台,墙上挂着巨幅灵感板,角落里立着几个穿着样衣的人台模型——这里就是即将成立的木兰服饰设计部。

楚瑶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既期待又忐忑。今天,两位从省美术学院特聘的年轻设计师即将到任,这标志着木兰服饰从一个依靠市场跟风的服装生意,向拥有自主设计能力的品牌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新血注入

上午九点,当前台打来电话说两位设计师到了时,楚瑶亲自到电梯口迎接。

首先走出电梯的是苏青,省美院服装设计系的优等生,扎着利落的马尾,穿着自己设计的黑色立领外套,眼神中带着艺术生特有的执着。跟在她身后的是林小雨,同样毕业于美院,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彩虹色的毛衣,层层叠叠的项链,浑身上下散发着活泼的创意。

欢迎来到木兰。楚瑶与她们一一握手,能感受到两个年轻人手心的微湿。

在参观新办公室时,苏青一眼就看中了靠窗的位置:这里的光线最适合画图。而林小雨则对样品面料架爱不释手:这些布料的质感真好!

然而,当楚瑶带她们去见其他部门负责人时,气氛就开始变得微妙。

设计师?生产车间的老张师傅皱起眉头,就是画图纸的?咱们一直照着市场上的畅销款做,不也挺好?

销售部的李经理更直接:她们设计的衣服,卖得出去吗?

首战受挫

设计部成立的第一次产品会议上,矛盾就爆发了。

苏青展示了她精心设计的首个系列——以宋代美学为灵感的简约新中式。流畅的线条,素雅的色彩,精致的盘扣细节。

这...这能卖得动吗?李经理第一个质疑,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是鲜艳的颜色,夸张的款式。这么素,谁买啊?

老张师傅拿起设计图,眉头紧锁:这些盘扣太复杂了,一个工人一天也做不了几个。成本得多高?

林小雨忍不住反驳:可是这些设计才有辨识度啊!现在满大街都是仿款,我们要做就做不一样的!

会议不欢而散。

更让人沮丧的是,随后进行的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经销商对这批设计持保守态度。太超前了,一个老客户直言,在我们县城肯定卖不动。

那天晚上,楚瑶路过设计部,发现灯还亮着。推门进去,看见苏青一个人站在人台前,正默默调整着样衣的肩线。

楚总,苏青没有回头,是不是我们太理想主义了?

楚瑶走到她身边,轻轻抚平样衣上的褶皱:记住,引领市场的人,从来都不是跟着市场走的。

面料突破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省城之行。

在省纺织厂的样品室里,楚瑶被一块特殊的面料吸引——那是一种混纺布料,既有棉的舒适,又有丝的质感。

这是我们的试验品,技术员介绍,但是生产成本太高,还没有企业愿意批量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