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的“四人约会”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苏晚和谢辞看似逐渐平稳的生活中,漾开了一圈不大不小的涟漪。
对谢辞而言,这次会面更像是一次对“苏晚社交圈”的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他平静地观察着林珂的谨慎和铁壁的紧张,分析着他们与苏晚互动的方式,并将这些信息与他连日来恶补的人类社交礼仪进行比对。
结论是:这两个人类对苏晚存在正向情感联结,威胁等级低,可以容忍其存在于苏晚的“安全范围”内。至于他们是否适应他的存在,不在他的考量范围内。
而对林珂和铁壁来说,这次会面则是一次重塑认知的冲击。谢辞没有他们预想中的暴戾或直接的危险举动,但他那种非人的平静、一针见血到近乎刻薄的言语,以及即便收敛也依然存在的无形压迫感,都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苏晚身边的这个男人,与“正常”二字相去甚远。回去的路上,两人沉默了许久。
“他……好像真的在努力学着像个人。”铁壁憋了半天,冒出这么一句,语气复杂。
林珂叹了口气,望着车窗外流逝的街景:“是啊,在‘学’。但你不觉得……这更可怕吗?一个拥有那种力量的存在,像小孩子学步一样模仿着我们……谁知道他学成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晚晚她……”她没有说下去,但担忧溢于言表。
铁壁握了握拳,最终也只是无力地松开:“只要他不伤害晚晚,不破坏我们的世界……我们,好像也做不了什么。”
现实的无力感,让这份担忧只能深埋心底。
---
苏晚家中,气氛则相对平和。从咖啡馆回来后,谢辞似乎对“社交实践”有了新的认知,他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更具体的生活细节学习。
他开始更认真地模仿人类的作息。虽然依旧不需要睡眠,但他会在固定的时间进入卧室,躺在苏晚身边(或坐在床边),进行一种类似于深度冥想的状态,用他的话说,是“优化能量循环,适应此界规则频率”。苏晚也逐渐习惯了他冰冷的气息如同安神香般萦绕在侧,睡眠质量反而提升了不少。
他对食物的“尝试”也变得多样化。从最初的象征性触碰,到后来会仔细品尝不同食物的味道,并给出精准却毫无食欲指向的点评。
“糖分含量过高,易导致能量代谢紊乱。”(评价苏晚最爱的小蛋糕)
“纤维素与维生素配比尚可,但烹饪过程破坏了部分活性。”(评价清炒时蔬)
“蛋白质变性充分,易于能量提取,但调味料掩盖了本源味道。”(评价煎鸡胸肉)
苏晚每每听得哭笑不得,只能安慰自己:至少他在努力“体验”,虽然角度清奇。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准备晚饭,谢辞如同一个沉默的影子般站在厨房门口观察。
当苏晚拿起一个土豆,熟练地削皮时,谢辞的目光停留在那旋转的土豆和不断落下的褐色皮屑上。
“这种行为的意义?”他忽然开口。
“啊?”苏晚愣了一下,晃了晃手里的土豆,“削皮啊,皮不好吃,也可能有残留的泥土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