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句话,真正触动了谢辞。他来到这个世界,苏晚是他的唯一坐标。但如何长久、稳定地融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合法的、甚至受人瞩目的身份,无疑是最好的掩护。而且,这个过程本身,似乎也符合他一直在进行的“观察与学习”。
他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可以尝试。”
苏晚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干脆,顿时喜出望外:“真的?那……那我们第一步该做什么?”
谢辞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起身,走向苏晚放在书桌上的那台普通笔记本电脑。他打开电脑,手指放在键盘上,几乎没有停顿,黑色的命令窗口瞬间弹出,无数代码如同瀑布般飞速滚过屏幕,速度快得苏晚根本看不清内容。
“搭建基础框架,验证技术可行性,模拟运行环境。”谢辞一边操作,一边平静地解释,语气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苏晚凑过去,只看了一眼就感觉头晕眼花。那些代码她一个都不认识,似乎不是任何一种她所知的主流编程语言,更像是某种由能量逻辑直接转换而成的特殊符号。
“你……你用的是什么语言?”她忍不住问。
“一种更高效的逻辑表达方式。”谢辞头也不抬,“基于能量流动规则构建,比现有语言更接近底层。编译器需要临时编写。”
苏晚彻底闭嘴了。好吧,跟一个能徒手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的大佬讨论技术细节,是她自不量力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谢辞完全沉浸在了他的“项目”中。苏晚则在一旁,负责端茶倒水(虽然谢辞不需要),以及目瞪口呆。
她看着谢辞在电脑上构建出复杂的三维模型,模拟着生物电场的感应机制;看着他用无法理解的方式调用着网络算力,进行着海量数据模拟;看着他甚至随手编写了几个简单却极具美感的概念设计图——那是一款极简风格的银色手环,线条流畅,充满未来感。
小主,
夜深人静,只有键盘敲击声(虽然谢辞的动作更像是在触摸屏上滑动)和主机风扇轻微的嗡鸣。
终于,谢辞停下了动作,将屏幕转向苏晚。上面显示着一份简洁却内容详实的商业计划书概要,以及几个核心技术的模拟测试数据,各项指标都远超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