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方向,一片广阔的浅滩。
海风带着一股子浓得化不开的腥咸,扑面而来。
滩涂之上,满眼皆是忙碌的身影,像是一群不知疲倦的蚁。
有人将巨大的渔网摊开,在夕阳下暴晒,那网上还挂着零星的银色鳞片,闪着细碎的光。
有人蹲在船边,用桐油和麻绳修补着船身的裂缝,敲敲打打,声音沉闷而富有节奏。
还有些妇人与孩童,弯着腰,在退潮后的泥沙之中翻找着蛤蜊与海螺,不时传来一阵惊喜的低呼。
这便是南陵城渔家的生活,粗粝,却也鲜活。
小乙将那匹跟随他一路风尘的马,系在了一棵歪脖子海桑树上。
他拍了拍马颈,仿佛在安抚一个老友。
而后,他整了整衣衫,朝着人群走去。
他寻了个看起来面相和善的中年汉子,那汉子正将一筐海鱼倒在簸箕里,准备腌制。
小乙走上前,抱了抱拳,身姿站得笔直。
“这位大叔,向您打听个人。”
那汉子抬起头,露出一张被海风和烈日雕刻得沟壑纵横的脸,眼神浑浊却不失善意。
“后生,说吧。”
“请问您可认识一位叫裴疏鸿的渔夫?”
汉子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皱着眉头想了许久,嘴里念叨着这个名字。
“裴……疏……鸿?”
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那动作很是干脆。
“没听过,这滩上姓裴的倒是有几家,可没听过叫这个名的。”
小乙道了声谢,心中却并无多少波澜。
他转身,走向另一人。
他又问了一个正在织网的老者。
老者耳背,小乙不得不凑到他耳边,一字一句地大声重复。
那老者浑浊的眼珠转了半天,只是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知道。
他又问了一个刚刚从船上下来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一身鱼腥味,打量了小乙几眼,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
“找他做甚?”
“一位故人,许久未见了。”
年轻人摇了摇头。
“不认识。”
小乙在这一片滩涂上,不急不缓地走着,问了一圈。
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
不认识。
没听过。
小乙停下脚步,望向那无边无际、被落日染成金红色的海面,眉头渐渐蹙起。
这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