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乘风破浪下西洋

天启十四年的春天,天津卫码头的气象已与往年大不相同。新建的海关总署大楼矗立在码头旁,楼顶飘扬着象征海洋的深蓝色龙旗。沈惊鸿与海军提督黄龙站在楼顶露台,俯瞰着港口内繁忙的景象。

阁老请看,黄龙指着港内新到的几艘奇特舰船,那是从澳门聘请的葡萄牙造船匠师,正在指导我们建造的新式飞剪船。据说这种船型速度极快,从广州到马尼拉只需半月。

沈惊鸿微微颔首,目光却投向更远处正在装货的镇海号铁甲舰:西洋舰队的筹备如何了?

回阁老,西洋舰队已选定福建月港为母港。首批十艘战舰下月即可启程,前往满剌加建立补给点。黄龙顿了顿,压低声音,只是......朝中对此非议颇多,说这是劳师远征,空耗钱粮。

沈惊鸿冷笑一声:他们懂什么?海洋才是大明的未来。

......

乾清宫内,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

户部侍郎出列奏道:陛下,去岁海军耗费白银二百余万两,占国库岁入一成有余。如今又要远征西洋,臣恐国库难支啊!

沈惊鸿不慌不忙地展开一份账册:王侍郎只看见支出,可看见收入?去岁海关税收八十五万两,海外贸易特许权拍卖得银一百二十万两,商船护航收费三十万两。仅此三项,已抵海军大半开支。

他转向御座,朗声道:陛下,海洋非是无底洞,而是聚宝盆。如今商路初开,便有如此收益。待西洋舰队打通印度航路,利润何止倍增?

天启帝若有所思:沈爱卿言之有理。只是这海军开支确实庞大,可否稍缓图之?

陛下,沈惊鸿深深一揖,西洋诸国如今在海外竞相开拓,葡萄牙占满剌加,西班牙据吕宋,荷兰人更是野心勃勃。若我大明不趁早布局,待他们势力稳固,恐怕将来出海都要看他人脸色啊!

这番话触动了天启帝。他沉吟片刻,终于拍板:准奏!西洋舰队按计划出航。不过......他看向沈惊鸿,海关税收要优先保证北疆防务和水利工程。

臣领旨。沈惊鸿知道,这已经是皇帝能做出的最大支持。

......

就在西洋舰队准备启航之际,苏卿卿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夫君,医学院的青霉素提纯工艺有了突破。她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琉璃瓶,现在制出的药粉,效力比之前强了三倍,而且更容易保存。

沈惊鸿仔细端详着瓶中白色粉末,心中激动不已:太好了!立即在太医院设立制药坊,优先供应海军。远洋航行最怕疫病,有了这个,将士们的性命就多了一份保障。

还有,苏卿卿取出另一份文书,这是吴有性整理的《海航卫生条例》。他建议所有出海船只必须配备医官,定期消毒,建立隔离舱室。

好!就以海军令的形式颁布。沈惊鸿当即批准,告诉吴有性,让他挑选二十名优秀学员,随西洋舰队出航,专门研究热带疾病。

这时,亲兵送来急报:台湾基隆港来讯,首批移民已经抵达,但与原住民发生了冲突。

沈惊鸿眉头紧锁:传令给基隆守备,严禁与土着冲突。要以安抚为主,贸易为辅。告诉他们,可以用铁器、布匹交换土地,绝不可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