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百姓布庄关门大吉,独留百姓书庐开门迎客。
其内零零散散的摆放着《三国》《红楼》书籍。
竹纸竟是直接停止了售卖。
博陵崔氏,崔青锋悠闲的喝着茶水,满面春风。
如今博陵崔氏布庄生意再次红火起来,现在不仅仅面向王公贵族,寻常百姓所需也离不开他们博陵崔氏。
再看主动关门,售卖铺子的杨晨,崔青锋是一阵暗爽。
至于范阳卢氏,崔青锋仅仅出了些许银子堵住了卢寿的嘴。
一个弃子而已,羞辱就羞辱了。
崔炳春好歹是博陵崔氏的嫡长子,那卢明礼无非庶子而已。
自己两倍赔偿下,卢寿还能说什么?
如今的范阳卢氏,已经一步步的走了下坡路。
竹纸售卖可不比布匹,根本没什么利润可言。
他这布下到平民、上到贵族可都是避不开的。
至于宣纸,也只有那些大家族在用罢了。
博陵崔氏是拓宽商路,范阳卢氏则是断臂求生之举。
自己博陵崔氏近两年亏掉的钱财,按照如今这种趋势,用不了一年,定会回本。
与此同时,西市最繁华的地方人,一个布庄开业大吉。
“天丝云锦,蚕丝来自剑南道,每寸新布需绣娘针织三个时辰,每匹布都是一种艺术,都是一种奢华。
穿天丝云锦,享奢华人生。
一匹只要五十贯,一匹只要五十贯。”
西市穿梭着的,无不是贵公子、大家闺秀。
听到一匹布卖出五十贯的天价,他们高低得进去瞧瞧。
“此番布料市面上从未出现过,不知真是来自剑南道的蚕丝?”
“是啊,谁不知道剑南道的蚕丝一直掌控在博陵崔氏手中。”
面对诸位贵公子的疑惑,一个人影自后堂走出。
“诸位,这蚕丝确实来自剑南道。博陵崔氏寻到了新的布商,已经舍弃了剑南道的蚕丝收购。
如今这剑南道所有的蚕农已经与我长安崔氏签订了契书,日后剑南道的蚕丝只有我们长安崔氏使用。”
“咦,这不是百姓布庄的掌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