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内,早已为皇子的降生做好了万全准备。最有经验的稳婆、乳母、太医皆随时待命,产房布置得温暖舒适,一应用物皆经严格查验。
皇后在徐静姝的精心调理下,身体状态极佳,孕期平稳,并未出现太多不适。然而,越是临近产期,宫中的气氛却愈发微妙地紧绷起来。
中宫有嫡,关乎国本,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神经,暗地里的眼睛只多不少。
徐静姝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皇后的一切饮食药物,她必亲尝亲验;产房内外,她每日必亲自巡视数遍,任何可疑之人或物皆不得近前;甚至连稳婆和乳母的背景,她都通过徐家和皇后的渠道反复核查。
官家赵祯更是几乎日日来看望皇后,紧张与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他对徐静姝的信任也与日俱增,甚至特许她可调动部分宫内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终于,在一个冬雪初霁、阳光明媚的清晨,皇后开始了阵痛。
产房内外顿时忙碌起来,训练有素的宫人们井然有序地穿梭往来,热水、帕子、参汤等物源源不断送入。
官家在产房外焦急地踱步,眉头紧锁。
徐静姝并未进入产房内部(按制,她并非稳婆或医女),但她守在最外面的暖阁,面前摆着银针、药箱以及她早已准备好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急救药物和参片。
她耳力敏锐,仔细倾听着产房内的动静,随时准备应对不测。
皇后的痛呼声一阵阵传来,官家的脸色也越来越白。
时间一点点过去,里面的消息却只是“娘娘用力”、“就快好了”。
突然,里面皇后的声音微弱了下去,稳婆的声音带上了惊慌:“娘娘!娘娘醒醒!参汤!快拿参汤来!”
官家闻言脸色大变,就要往里冲,被内侍死死拦住。
暖阁内的徐静姝眸光一凛,立刻起身,将早已备好的、用老参和益气药材特制的浓稠参膏交给皇后的心腹嬷嬷:“快!喂娘娘含服下去!”
同时,她快速取出银针,隔着门帘高声道:“嬷嬷!按揉娘娘合谷、足三里两穴!用力!”
里面的嬷嬷听得是她声音,如同有了主心骨,立刻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