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锈线缝进雨里头

清明当日,晨光未至。

西槐巷的空气还浸在湿冷的灰雾里,哑井边缘凝着昨夜残雨,青石缝中蜿蜒的锈线像沉睡的血脉,尚未苏醒。

小织跪坐在井边,指尖缠绕着铜丝,一遍遍复刻记忆中的纹路——她已试了七十三次,每一次都分毫不差,可大地始终沉默。

她盯着手中那张从投影仪里拓下的锈脉图谱,牙齿咬住下唇,直到血腥味在口中漫开。

她忽然抬手,剪刀锋刃一划,鲜血顺着指腹滑落,滴在铜丝交点上。

“这一次……一定可以。”

血珠渗入金属,地面猛地一震。

一道锈线破土而出,如蛇般缠上她的手腕,炽热滚烫,仿佛带着千年的痛觉。

铜丝开始发烫,空中浮现出虚影——孟雁子执笔写字的画面再度浮现,笔尖轻颤,字迹自动浮现于虚空:“不是阵法对,是心要空。”

小织怔住。

风穿过巷道,吹动她额前碎发,也吹散了她紧攥铜丝的手指。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缓缓松开掌心,任铜丝坠地。

然后,她将手掌贴上井壁。

刹那间,整条街的锈线同时轻震。

一缕青金丝自井中升起,纤细如呼吸,缠上她手腕,如同脉搏跳动。

她听见了——不是声音,而是无数细碎的记忆在地下穿行:老人咳嗽时的叹息、孩子走丢前最后一句“妈妈等等我”、离婚夫妻在深夜窗口互不相望的沉默……这些曾被遗忘的碎片,正顺着锈线回流,汇入这座城尚未闭合的情绪之网。

她哭了,不是因为成功,而是因为她终于听懂了雁子为何能记住一切——不是因为她过目不忘,而是因为她从未拒绝承载。

与此同时,阿共提着竹篮,沿着《守井公约》名单逐户走访。

她原以为需要劝说、解释、甚至争执,可当她走到第三条巷口时,脚步顿住了。

每户门前的井边,都摆着一只小陶杯。

有的是粗陶,有的是旧茶碗,甚至还有一只孩童用过的奶瓶,洗净晾干,郑重其事地放在石台上。

一位白发老妇正捧杯静坐,闭目啜饮,眼角挂着泪。

“怎么……你们都知道?”阿共轻声问。

老妇睁开眼,目光迷蒙却温柔:“昨晚梦里有人递给我一杯水,说‘你女儿还记得你’。”她顿了顿,忽然哼起一段童谣,调子断续,像是从极深的地方挖出来的,“那是我五岁那年,丫头走失前唱的最后一支歌……我几十年都想不起全了,可刚才,她在我心里唱出来了。”

阿共蹲下身,将耳朵贴近井沿。

井底传来极轻的沙沙声,像笔尖划过纸面,又像风穿过锈线编织的缝隙。

那不是水声,也不是回音,而是一种近乎书写的声音——有人在记,有人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