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升推开办公室门时,钟表的指针正指向凌晨一点。
保险柜前,他的手微微发抖,却依然坚定地输入密码。
打开柜门的瞬间,他没有取出文件,而是将一枚微型追踪器悄然贴在夹层内侧——
那是国安人员早已备好的后手。
他知道,这场博弈已不止是父子之情的牵绊,更是国家秘密与人性底线的较量。
风从窗缝渗入,吹动桌角那份写着“绝不能交给敌人”的图纸。
他闭眼片刻,再睁眼时目光如铁。
救孩子,也要守住底线,这是他作为父亲和工程师的双重尊严。
他迅速取出纸质文件,用防水油纸层层包裹,放入公文包夹层。
转身时,目光扫过办公桌上放着的全家福,儿子的笑容定格在相框里,像一束微弱却倔强的光刺破黑暗。
他将U盘从鞋底取出,插入电脑,三分钟内拷贝完虚假数据——
那是技术团队连夜构建的诱饵系统。
每一步都踩在生死边缘,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窗外,夜色如墨。
远处巷口闪过一道幽蓝信号灯。
追踪器已启动,国安的行动组正在逼近。
他提起公文包,脚步沉稳地走向电梯。
心跳与楼道感应灯的闪烁节奏同步。
手机突然震动,新消息显示:“拿着文件到海边的旧码头仓库里换你儿子。”
他冷笑,迅速回复确认。
同时,按下预设程序,将虚假数据上传至敌方指定服务器。
电梯降至地下车库,黑色轿车静静等候。
他坐进驾驶座,启动车辆的瞬间,后视镜中映出远处屋顶上狙击手的微光。
电台低频传来指令:“杨部长,跟紧路线,别偏离。”
他握紧方向盘,眼神锐利如刃——
猎物与猎人,终将在黎明前对峙。
轮胎碾过潮湿的地面,发出低沉的嘶鸣。
他沿着海岸线缓慢行驶。
车窗外的海浪声与引擎轰鸣交织成紧张的乐章。
旧码头仓库的轮廓在雨雾中若隐若现。
铁门缝隙里漏出昏黄灯光。
他停下车。
公文包里的追踪器显示三个红点,正在仓库二楼移动。
爸爸……
隐约的哭声混着海风飘来。
杨景升瞳孔骤缩。
他摸向腰间藏着的微型电击器,这是国安组特批的防身武器。
铁门突然吱呀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