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事儿对刘栓柱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他一拍胸脯保证道。

“打听好了,我找了好几个朋友,轮番给打听了一圈儿。”

“这房子没什么毛病,确实是屋主着急卖,所以才有这么便宜的价格,屋子里面我亲自去看了,就是家具啥的旧了点。”

说完之后,刘拴柱又问道。

“上次我还没问你呢,咋想着在城里买房子了?你的钱还凑手吗?”

陆明远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听的刘拴柱直点头。

陆明远又问起了王福生的情况。

“咋今天没看见他,一大早去哪儿野了?最近在你这儿干的还好吗?”

刘拴柱脸上兴奋极了。

“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这王福生真不错,这会儿你可真没有看走眼,确实是个好苗子。”

“你这话说的,我什么时候看走眼过?”

“怎么没有,苏曼丽你就看走眼了,而且还是大大的走眼。”

“去你的,少哪壶不开提哪壶,说你的正事儿。”

刘拴柱呵呵笑了笑。

“这小子先跟我学了几天辨认山货,然后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中午也不回来吃,晚上也经常是天黑了以后才回来。”

“然后呢?不会是出去干什么坏事儿了吧?”

“不光没干坏事儿,还全干了好事儿。”

说着,刘拴柱抬起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

“这小子天生就是干生意的料,这才几天呀,就让他谈成了两个村儿,光野生木耳就收了——”

说到这儿的时候,刘拴柱立刻降低了声音,警惕的看了看四周。

确定周围没有人之后才小声的说道。

“200多斤。”

“包括榛蘑啥的。”

说完之后,刘拴柱就拉着陆明远到了一棵树下,接着蹲在地上,用手指在地上划拉了几个数字。

“一斤木耳收购价三块,我舅说了,运到南方至少8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