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就用车间这个月的考核件:钳工做一套异形螺栓,要求精度达到0.02毫米;焊工焊一个压力容器的对接缝,必须通过水压测试,无渗漏。怎么样?”
这个题目对钳工和焊工都是极高的考验,尤其是0.02毫米的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三分之一,没有十年以上的硬功夫根本达不到。
何家宝一听,心里更有底了,这正是他的强项:“行!就按钱工说的来!”
刘光鸿点头:“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工具得用我自己的。”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套磨得锃亮的锉刀、卡尺和焊枪,都是他平时琢磨手艺时自己改装过的,用着更顺手。
何家宝瞥了眼他的工具,见都是些普通货色,只是保养得好,不由得嗤笑:“怎么?厂里的工具配不上你?”
“不是,顺手的工具才能出最好的活。”刘光鸿没解释太多,径直走到工作台前,开始检查坯料。
比赛开始的哨声一响,两人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何家宝果然有两把刷子,只见他拿起锉刀,手腕翻飞,锉刀在螺栓坯料上快速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铁屑像细雪般落下。
他时不时拿起卡尺量一量,眼神专注,动作沉稳,看得周围的工人暗暗点头——七级钳工的手艺,果然不是盖的。
再看刘光鸿,他的动作却慢得多。先是用铅笔在坯料上仔细画好线,又用砂纸反复打磨边缘,仿佛在做什么精细的雕刻。
何家宝见状,心里更得意了——看来这小子果然是浪得虚名,连基本的锉削节奏都掌握不好。
钱爱国站在两人中间,眉头微蹙。他见过刘光鸿修机器时的利落,却没见过他做钳工活,心里也不由得捏了把汗。
一个小时后,何家宝率先完成了螺栓的粗加工,开始用细锉进行精修。他瞥了眼刘光鸿,见对方刚完成一半,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小子,不行就趁早认输,别在这耽误时间。”何家宝一边打磨,一边嘲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