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家?”刘光齐急了,“三弟,这可是正式工!给他们太可惜了!”
“不可惜。”刘光鸿语气平静,“但不能白给。我打算卖1800块,支持分期付款,三年内还清。再招个学徒,不用名额,跟着我学技术,学会了我推荐他去风扇车间当临时工,能不能转正看他自己。”
刘海忠皱起眉头:“1800?这不是坑人吗?村里哪拿得出这么多钱?”
“不是坑人,是帮他们。”刘光鸿指着图纸解释。
“风扇车间投产后,肯定需要大量配件,村里要是有人能进车间,既能挣钱还能学技术。1800块看着多,但一个正式工一个月工资30多块,三年能挣一千多,还不算各种福利,其实是划算的。至于学徒,学会了至少能当临时工,总比在村里挨饿强。”
他顿了顿,又说:“上次亲戚来闹,虽说不是全村人的意思,但也让咱们看清了,堵不如疏。给他们一条出路,既显得咱们仁至义尽,又能断了某些人挑唆的由头。而且这钱可以用来改善家里,给大哥娶媳妇,给光福光天交学费,都用得上。”
刘海忠沉默了。他知道儿子说得有道理,只是觉得把亲人之间的事算得这么清楚,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刘光齐却想通了:“三弟说得对,亲兄弟明算账,这样才长久。但这事得跟村长说清楚,不能让他们觉得咱们漫天要价。”
“我也是这么想的。”刘光鸿点头,“大哥,这事得你跑一趟,爸嘴笨,你回老家跟村长谈。记住,一定要说清楚,是‘买’名额,不是‘求’咱们帮忙,分期付款的事也要立字据,免得以后扯皮。”
他又看向刘海忠:“爸,您也得跟妈她们叮嘱一声,这事没敲定前,绝不能往外说,尤其是不能让易中海知道。他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去机械厂里捣乱,说咱们倒卖名额,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刘海忠重重点头:“我知道轻重,保证让你妈和光天他们闭紧嘴。”
接下来的几天,刘家村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刘老实带着棒子面和肉回去后,把刘海忠的话一说,村里人炸开了锅。
有人骂刘海忠忘本,有人却觉得能拿到三十斤棒子面已经不错,吵来吵去,最后都把希望寄托在粮食征收上——可眼看征收的日子越来越近,公社那边一点松动的迹象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