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老总停顿一下,看着窗外飘扬的国旗,眼神锐利如刀。
“这种蛀虫,藏在人民的根基里,不挖出来,国家早晚要出大事。你放心,这次绝不姑息,不管牵扯到谁,一查到底。”
刘光鸿想起那天在仓库里看到的电报底稿,想起黄家人跟外国洋人握手的照片,心里一阵发冷。
这些人,为了钱,居然敢拿国家的命脉做交易,就为那点钱,不知道是多少先烈抛颅头洒热血换来的太平。
“进去吧。”藤老总推开一扇门,只见里面坐着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个个穿着中山装,手里拿着枸杞茶杯,看见刘光鸿,他们放下杯子。
“这位就是刘光鸿同志。”藤老总介绍道,“光鸿,这位是李总工,当年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这位是张总工,陇海线改造的总指挥……”
老人们打量着刘光鸿,眼神里有审视,有好奇,更多的却是期待。
李总工程师放下茶杯,声音洪亮:“小刘同志,听说你对桥梁抗震有研究,我这儿遇到个难题,想请教请教。”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座跨江大桥的抗震模型,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这桥位于地震带,设计院给的方案是用传统的抗震支座,你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刘光鸿接过图纸,目光在模型上扫了一圈,手指点在支座的位置:
“李老,您看这里不如试试铅芯橡胶支座,之前学校提高班的学生做过模拟实验,效果比传统支座好三成。”
李总工程师眼睛一亮,拿起图纸凑到灯下仔细看,嘴里喃喃道:“这法子我怎么没想到?”他抬头看向刘光鸿,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好小子,有想法,那件事我赞同”
旁边的张总工也凑过来看,越看越兴奋:“这法子不光能用在跨江桥,山区铁路的桥梁也能用!上次成昆线有座桥,就可以省很多人力物力,我也赞同!”
办公室里顿时热闹起来,老人们围着图纸讨论起来,时而争执,时而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