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汽车寡头来袭

“降到Ra1.6要多花三倍时间,到时候产量会跟不上!你想要我们被责罚吗?”

老技师大骂刘光鸿不懂生产计划。

“产量重要还是车子寿命重要?”刘光鸿反问,“卡车经常在西伯利亚跑,坏一次要拖几百公里才能修,你觉得他们愿意多等三天,还是愿意每半年换一次活塞,老同志,你觉得呢?”

老技师张了张嘴,说不出话。安德烈立马让人重新排班,毕竟时间不够,那就多弄几个人不就行。

安德烈在一旁看得真切,光鸿不仅懂技术,还懂实际应用,正是红星厂急需的人,这个妹夫,他发自内心认可。

“从今天起,你就是技术部的总顾问。”安德烈拍板,“需要什么设备、人手,尽管开口。只要能把发动机的故障率降下来,我给你最高权限。”

刘光鸿没有推辞,立刻开始着手改造,立刻找他要资源要人。

半个月后,第一台改良后的“喀秋莎”发动机在试验台上运转起来。那台试验品连续运转七十二小时后,拆开检查,气门弹簧完好无损,活塞环的磨损量只有三分之一。

安德烈看着检测报告,激动地拍着刘光鸿的肩膀:“你真是个天才,到时军方的订单肯定不断追加,我们就按这个标准量产!”

车间里的工人们都围过来,看刘光鸿的眼神里充满敬佩,他们很尊重有技术有能力的人。那个一开始反对他的老技师,特地送来一瓶伏特加:“先生,您是对的,我阿萨姆服了。”

刘光鸿接过酒瓶,却没有打开,毕竟要上班。他知道,

红星厂的技术虽然比国内先进,但比起汉斯国、白头鹰国的水平还有差距,他需要在这里学到更多,不断改进,到时候返回国内,才能让第二汽车厂真正站稳脚跟。

娜塔莎裹着狐皮大衣出现在车间门口,冲他招招手。

刘光鸿走过去时,娜塔莎给他大大拥抱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是用中文写的:“克格勃的人还在盯着,安德烈的副手好像是他们的线人,你自己小心。”

刘光鸿看完纸条后,把它撕碎,吞到肚子里面,毕竟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去翻查垃圾桶,然后将碎纸条重新拼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