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村的晒谷场边,,刘老根蹲在石碾子上,吧嗒着旱烟袋,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
他是村里有名的老光棍,一辈子没娶媳妇,靠着几亩薄田和给人打零工过活,腰板却硬朗得很,扛着百斤重的麻袋能走二里地。
“老根哥,这事就拜托您。”刘老实蹲在他对面,手里捏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刘老根穿着件不合身的西装,头发梳得油亮,脸上的褶子被摄影师强行熨平了些,倒真有几分归国华侨的派头。
“老实,这……这能行吗?”刘老根磕了磕烟锅,语气里带着犹豫,“装快死的老头,还要骗城里的老太太来……我这心里不踏实。”
刘光鸿连忙过来解释。
“不是骗,是让她换个地方过日子,老根叔,我们是为她改造坏毛病。”刘光鸿从包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三百块钱和一身的确良衬衫。
“这是定金,事成之后再给您两百。您就当积德行善,帮院里的邻居除个害,那老太太在城里搅得大家鸡犬不宁,孩子们见了她都躲着走,还四处散播我的谣言。”
旁边的刘大虎拿着礼品气喘吁吁的帮腔:“叔,光鸿说得对!那贾张氏天天搬弄是非,还让她家孩子偷鸡摸狗,就该让她来农村尝尝干活的滋味,让她明白城里生活来之不易!”
刘老根看着那三百块钱,又看了看刘光鸿恳切的眼神,刘老实父子不断拜托,他终于点头。
“行吧,我听你们的。不过咱说好,可不能真欺负人,就是……就是让她改好,让她学会收敛收敛性子。”
95号院的公告栏前,突然贴出张“征婚启事”,字是刘光鸿托其他族人写的,娟秀又正式:
“本人刘老根,男,五十八岁,归国华侨,略有薄产(约数万元),因体弱多病,欲寻一位勤劳善良的老伴,照料日常起居。
本人百年之后,所有财产及乡下房产均归女方所有,唯一条件是身后需葬于老家祖坟。有意者请于三日内到保城火车站候车室面谈。”
这个启事一贴出来,院里顿时炸开了锅。
贾张氏挤在最前面,听着刘光鸿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念到“数万元”和“房产”时,眼睛亮得像要放出光来。
“归国华侨,老头,快死还有钱?”她拽着旁边的阎解放,声音都在发颤,“这刘老根,不会是骗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