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议:“要不……咱去刘家镇登门道歉,顺便把防水布的合同签下来,都怪李长江那废物,签个合同都不会!”
“只能这样,没想到啊,这年头想吃口好饭,还得看一个小地方的脸色。”所长也一脸无奈。
他们去刘家镇那天,正赶上防水材料厂的温室大棚竣工。
十几栋大棚连成片,棚顶盖着银闪闪的防水布,里面种的黄瓜、西红柿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刘光鸿他们正在棚里做着抽样调查,见他们上门,忍着笑意打招呼:“稀客啊,所长大人,是来看看我们刘家镇种的草莓,那比南方买的甜。”
所长看着水灵灵的草莓,咽咽口水,脸上堆起笑:“光鸿同志,以前是我们不对,李长江那小子不懂事,我们已经处理他,防水布的合同,咱还按之前的价签,你看什么时候方便?”
“合同好说。”刘光鸿摘了颗草莓递给他,“不过以后打交道,想白占便宜?没门,那就按照市场价来吧,大哥将国外同种布料价格给我们大所长看看,国人就打个9.9折吧。”
“没问题,只要有货。”所长赶紧点头,接过草莓塞进嘴里,这草莓,比他吃过的任何水果都甜,也让他彻底明白,刘光鸿这小子,太硬气,不好惹,以后得从别人身上下手。
刘光齐听见有人喊,把指挥工人给西红柿搭架子工作交给刘爷爷,开始招呼研究所一行人。
“光鸿,这防水布不光能盖大棚,我听说渔业队想用来做渔网,说不怕海水腐蚀。”刘爷爷大声喊道,本来还在犹豫价格的所长他们,连忙拉着刘光齐去签合同。
“好事,说明我们产品开始打出名声。让他们来订,价钱好商量,不过叫他们不要在喊一些大傻春过来办事,我们不会给第二次机会。”
刘光鸿想着怎么处理李长江这种人,如今他们家全部被清理,但他们的关系还在,必须重拳出击,觉得一切都应该围着他们转,不懂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于是刘光鸿先向上面反应,鼓励民间专利权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