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后需形成“财官印”或“禄刃”的良性循环。
忌“虚浮无根”或“克战无制”,否则反招灾祸。
此格强调“动中求变”,需结合原局与冲克后的能量重组综合论命。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一、定义规则与本质特征
1. 核心概念
“六壬移换”指四柱中因地支冲克(如子午冲、卯酉冲)导致天干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发生转换,形成新的五行流通路径。
其本质是通过“动变”调和原局矛盾,实现能量的重新整合。例如:
甲子日见庚午时:子(水)与午(火)相冲,甲木(日干)与庚金(时干)形成“甲庚冲克”,但通过地支冲克,甲木可转移至午火(财地),庚金转移至子水(死地),形成“庚生子水、子水生甲木”的循环。
丁巳日见癸亥时:巳(火)与亥(水)相冲,丁火(日干)与癸水(时干)形成“水火相战”,但通过冲克,丁火可转移至亥水(官地),癸水转移至巳火(绝地),形成“癸生乙木(巳中藏干)、乙木生丁火”的流通。
2. 命名逻辑
“六壬”并非特指壬水或六壬术,而是源于该格局涉及的六个典型日柱(戊申、丁酉、丙子、庚子、癸巳、丁亥),这些日柱在特定时柱配合下易触发冲克转换。
“移换”强调天干地支的动态置换,而非静态的禄位互换。
二、成格条件与典型案例
1. 核心条件
冲克触发:需地支有冲(如子午、卯酉)或刑害(如寅巳申三刑),引发天干与地支的能量转移。
小主,
五行调和:转换后的干支需形成相生或通关关系(如财生官、官生印),忌形成新的冲克。
十神协同:原局需有禄、刃、官、印等吉神,且转换后仍保持格局完整性。
2. 典型案例
己巳、癸酉、丁卯、癸卯:
地支卯酉冲,天干丁癸相克。
通过冲克,丁火转移至酉金(财地),癸水转移至卯木(食伤地),形成“丁火生酉金、酉金生癸水、癸水生卯木”的循环,最终贵显。
甲午、甲戌、戊辰、壬子:
地支戌辰冲,天干甲戊相克。
通过冲克,甲木转移至子水(印地),戊土转移至戌土(比劫地),形成“甲生子水、子水生戊土、戊土生戌土”的流通,成就“壬骑龙背”贵格。
三、核心逻辑与能量转化
1. 冲克的双重性
破坏作用:冲克导致原局五行失衡,如“子冲午”破坏水火既济。
激活作用:冲克引发能量流动,如“卯冲酉”激活金木相克,转化为“金生水、水生木”的循环。
2. 干支置换机制
天干移位:原局天干通过冲克转移至新的地支,如甲木从寅(禄地)转移至午(死地),但午中藏丁火(伤官)可生土(财),形成新的生克链。
地支藏干显化:冲克使地支藏干(如巳中丙火、戊土)浮出表面,成为新的十神要素。
3. 时空能量共振
月令主导:冲克需与月令配合,如子月冲午,若月令为子水,冲克可强化水势,抑制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