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细化:拆解八字干支的生克关系(如子丑合土、寅申冲),明确贵格形成的关键(印星化杀、食神制杀)。
逻辑连贯:强调“集福”为贵气凝聚,“发福”为贵气彰显,通过案例展示二者的动态互动。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三命通会》中的“集福发福”理论,是古代命理学中关于福气聚集与发挥的核心法则。
其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维度:
一、福气的聚集机制
1. 四位集福于帝座
以日柱或时柱(帝座)为核心,强调年月日时四柱中的吉神(如天乙贵人、禄马、印绶)需向帝座集中,形成“聚福”效应。
例如:
王炳侍郎八字“壬子壬子乙酉丁丑”,地支子丑合土生金,天干丁火透出为印,四柱子水为禄,福气汇聚于日支酉金(帝座),形成“印禄相随”的贵格。
杨业八字“丁亥年丁未月丁亥日戊申”,年月日天干丁火的天乙贵人(酉)集中于时支申金(帝座),同时申金为灾煞,形成“贵煞同宫”的武贵格局,主百战百胜。
2. 五行流通与格局配合
吉神相生:财官印食等吉神需形成相生链条。
如“福德秀气格”中,乙巳、乙酉、乙丑三日,金局生水印星,印星护官,官星制劫,形成“金生水、水生木”的流通,运行官旺乡可发福。
忌神制化:若八字中存在煞气(如七杀、伤官),需通过印星化煞或食伤制杀来转化为福气。
例如庚金生于寅月(杀旺),透丙火食神制杀,形成“杀邀食制”,主武职显贵。
二、福气的触发条件
1. 大运流年的引动
顺逆运导向:福气需通过大运流年的引动才能显现。
例如甲木生于子月(印绶格),逆行金水运生扶印星,可“集福”;顺行木火运助身过旺,反为“发福”不足。
关键节点的作用:如“日贵格”(丁酉、丁亥等日),需行财旺运或贵人运触发天乙贵人的福力,若逢刑冲破害则福气受损。
2. 格局的动态平衡
病药调和:八字中的“病”(如财多身弱)需大运流年的“药”(如印比)来调和。
例如壬水生于午月(财旺),若原局无根,行西方金运(印星)生助,可“弃命从财”发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禄马相逢:禄(福分)与马(动态)结合,主富贵通达。如丙火生于寅月,禄在巳,马在申,逢巳申合,主早年发福。
三、福气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