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生死相聚

若干支为同五行阴阳(如庚金与庚金、乙木与乙木),或不同五行(如金与木),则不适用“阳死阴生”规则:

同五行阴阳(如金则金生):庚金与辛金虽同属金,但阳金长生处阴金未必生,需依十二长生表单独判断(如庚生巳、辛死巳),此处“贵贱不相入”指阴阳干各自的贵贱气脉不混杂。

不同五行(如木则木生):甲木与乙木同属木,生死状态依地支而定(如甲生亥、乙生午),与其他五行无关,故“贵贱不相入”——不同五行的生死气脉独立,不形成阴阳对立。

四、核心命理解析

1. 阴阳干支的生死镜像:

十二长生表中,阳干遵循“长生、沐浴、冠带……”顺行十二宫,阴干则“逆用”(如乙木长生在午,逆于甲木的长生亥),导致阴阳干在同一地支的生死状态相反,此为《三命通会》对“阴阳二气分野”的细致推演。

2. 实际应用意义:

若日主为阳干,逢“阳生阴死”之地支,需关注阴干十神(如阴干为财星)的状态:如庚金日主逢巳火(庚生巳),巳中阴干辛金为劫财,劫财临死地,反主“财星少竞争”。

若为阴干日主(如辛金)逢巳火(辛死巳),需印星(阳金庚金)生扶,因阳金在此处长生,可“借阳生阴”化解死地之凶。

3. 哲学内涵:

体现中国传统“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同处一支时的生死相反,恰为“气脉流转”的必然结果,贵显与否需看阴阳二气能否“相辅相成”(如阳生阴死而阴干为用神,需阳干助之)。

翻译要点

术语精准化:

“阳死阴生”明确为“阳干死地→阴干生地”或“阳干生地→阴干死地”,依十二长生表区分。

“甘苦同受”注释为“同一地支中阴阳干生死相反,如甘苦并存”。

逻辑链条补全:

补充十二长生表的阴阳顺逆规则(阳干顺行、阴干逆行),解释生死相反的根源。

举例说明不同情形(同五行、不同五行)的判断差异,如“金则金生”指同属金的阴阳干各自论生死。

案例具象化:

拆解每对干支(如庚辰vs辛巳)的生死状态,明确“庚生巳、辛死巳”的具体含义,避免抽象化。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一、概念核心推测

“生死相聚”可能指五行在四柱中同时出现“长生”(生旺之位)与“死、墓、绝”(衰败之位)的组合,形成“生旺与死绝相聚”的特殊格局,核心在于分析五行气脉的“生扶”与“克制”关系。

1. “生”与“死”的命理定义

“生”:指五行十二长生中的“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等生旺状态(如甲木长生在亥,帝旺在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