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阙门乃年对处。本命甲子,以己巳、辛未为拱揖,虚午为阙门。本命乙丑,以庚午、壬申为拱揖,虚未为阙门。余皆仿此。考诸书,尤重子午,余稍轻,以子午为端门帝座故也。
译:
“阙门”指的是年柱地支的对冲之位。例如本命为甲子年(地支子),则以日柱或时柱出现己巳、辛未为“拱揖”,虚拱的午位即为阙门(子与午对冲)。
若本命为乙丑年(地支丑),则以日柱或时柱出现庚午、壬申为“拱揖”,虚拱的未位为阙门(丑与未对冲)。
其余年份均可依此类推。
据各类命理典籍记载,此格局尤其重视子午二支,对其他地支的拱揖稍次,因子午象征“端门帝座”(帝王的门户与座位),贵气更重。
解析:
核心概念:
“阙门”本质是年柱地支的六冲位(如子→午,丑→未),象征“帝王之门”,需通过相邻地支虚拱(如巳与未夹午)形成“拱揖”之势。
子午因属四正位(正北、正南),对应“端门帝座”,故比其他地支(如丑未)更受重视,体现古人对“中正极贵”的推崇。
逻辑要点:
虚拱而非实见阙门,避免直接冲克年柱,同时通过地支六合/三会的潜伏力量(如巳午未会火)增强贵气。
原文:
阳命见天官合,阴命见天官、印绶在日时,拱揖二位者。如甲以己为天合,辛以丙为天官,壬为印绶之类。或二天合二天官、二印绶,夹辅阙门,亦贵。资以天德、天乙,尤贵。
译:
若为阳命(日主为阳干,如甲、丙、戊等),需在日时柱出现“天官合”(天干五合,如甲与己合);若为阴命(日主为阴干,如乙、丁、己等),需在日时柱出现“天官”(官星,如辛以丙为正官)或“印绶”(印星,如辛以壬为正印),且日时地支需形成拱揖格局。
例如,甲日主以己为天合,辛日主以丙为官星、壬为印绶。
若日时柱天干同时出现两组合干(如双天官、双印绶)夹辅阙门,亦属贵格。
若再得“天德”“天乙贵人”等神煞辅助,贵气更甚。
解析:
阴阳分野:
阳命重“合”(主动缔结贵缘),阴命重“生扶”(需官星印绶护持),体现阴阳属性对格局的影响。
神煞优先级:
天德(福德之星)、天乙贵人(最高贵神)可叠加拱揖之力,说明命理需“形气神”结合——地支拱其形,天干辅其神。
原文:
凡拱二位,虚夹一位,两干同类,方为真拱。有拱将、拱官、拱座、拱贵、拱印不同,不特拱门已也。拱将乃月将,拱官乃官星,拱座乃时为帝座,拱贵乃天乙贵人,拱印乃甲戌、乙丑、壬辰、癸未为本家印,只须不破,为贵。
译:
真正的“拱揖”需满足:地支为相邻二位(如巳与未夹午),虚夹一位阙门,且日时柱天干为同类(如均为甲木、均为辛金)。
拱揖格局不仅限于“拱门”,还可细分为“拱将”“拱官”“拱座”“拱贵”“拱印”等类型:
拱将:虚拱“月将”(太阳每月过宫之位,如正月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