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日丙午时断

戊辰、乙丑,尚书。己巳、癸酉,举人。丙申、壬辰,大参。

【译文】:

(壬辰日丙午时出生的人,若年柱、月柱是)戊辰、乙丑,可担任尚书官职。

(年柱、月柱是)己巳、癸酉,能考中举人。

(年柱、月柱是)丙申、壬辰,可担任大参官职。

【注释】:

1、尚书:古代中央官署的最高长官,明清时期为六部的主管官员。

2、大参:明清时期对布政使司参政的称呼,是省级行政官员的副职。

第九段

【原文】:

壬午日丙午时,冬日身旺,吉。夏财多身弱,丑日,近侍,贵。寅午,金土运,独弱从强,弃命就财,高命。

【译文】:

壬午日出生在丙午时刻,冬天出生的话自身气势旺盛,是吉利的。

夏天出生的话财星多而自身气势微弱,若出生在丑日,能担任近侍官职,地位显贵。

(出生在)寅、午月份,行金、土属性的运势,自身气势微弱而依从财星的强盛气势,属于弃命就财的格局,是高贵的命局。

【注释】:

1、近侍:古代在皇帝身边侍从的官员,如太监、翰林等,地位亲近显贵。

2、独弱从强:命理术语,指自身五行气势单独微弱,依从格局中强盛的五行气势。

第十段

【原文】:

戊辰、癸亥,袁炜,会元,探花,阁老,无子。己巳、己巳,郎中。庚辰、丁亥,金宪。丙午、庚子,丞相。丁亥、壬子,太守。乙亥、壬午,巨富。

【译文】:

(壬午日丙午时出生的人,若年柱、月柱是)戊辰、癸亥,如同袁炜那样,能考中会元、探花,担任阁老,但没有子女。

(年柱、月柱是)己巳、己巳,可担任郎中官职。

(年柱、月柱是)庚辰、丁亥,可担任金宪官职。

(年柱、月柱是)丙午、庚子,可担任丞相官职。

(年柱、月柱是)丁亥、壬子,可担任太守官职。

(年柱、月柱是)乙亥、壬午,会成为大富之人。

【注释】:

1、会元: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

2、探花: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三名称为探花。

3、郎中:古代中央官署的中级官员,明清时期为六部各司的主管官员。

4、金宪:明清时期对按察使司佥都御史的称呼,掌管地方监察事务。

5、丞相:古代辅佐皇帝的最高行政官员,明清时期废除丞相,这里代指类似级别的高官。

第十一段

【原文】:

壬申日丙午时,通金水月气,贵,不通,弃命就财,主富,不然,极贫下。

【译文】:

壬申日出生在丙午时刻,若月份通属金水的气场,会显贵。

不通金水气场的话,属于弃命就财的格局,命主会富裕。

否则就会非常贫穷低贱。

【注释】:

1、极贫下:指生活极度贫困,社会地位低下。

第十二段

【原文】:

乙亥、己丑,温如璋,都宪。癸巳、庚申,进士。丁亥、戊申,中书。丙午、癸巳,富。壬戌、丙午,富。

【译文】:

(壬申日丙午时出生的人,若年柱、月柱是)乙亥、己丑,如同温如璋那样,可担任都宪官职。

(年柱、月柱是)癸巳、庚申,能考中进士。

(年柱、月柱是)丁亥、戊申,可担任中书官职。

(年柱、月柱是)丙午、癸巳,会成为富人。

(年柱、月柱是)壬戌、丙午,会成为富人。

【注释】:

1、都宪:明清时期对都察院都御史的称呼,是掌管监察的高级官员。

2、中书:明清时期对中书舍人的称呼,是在中书省或内阁掌管文书的官员。

第十三段

【原文】:

壬戌日丙午时,寅月三合财局,弃命相从,富。秋,身有托,贵。冬亦吉。

【译文】:

壬戌日出生在丙午时刻,若出生在寅月,构成三合财局,属于弃命相从的格局,命主会富裕。

秋天出生,自身有依托,会显贵。

冬天出生也是吉利的。

【注释】:

1、三合财局:命理术语,寅、午、戌三合为火局,火是壬水的财星,因此称为三合财局。

小主,

2、弃命相从:即弃命就财,指自身气势微弱而依从强盛的财星格局。

第十四段

【原文】:

丁酉、戊申,黄初,榜眼。己卯、戊辰,廖逢时,都宪。戊辰、庚申,史弘询,刺史,富,子贵。辛巳、庚寅,金宪。乙亥、己卯,举人。

【译文】:

(壬戌日丙午时出生的人,若年柱、月柱是)丁酉、戊申,如同黄初那样,能考中榜眼。

(年柱、月柱是)己卯、戊辰,如同廖逢时那样,可担任都宪官职。

(年柱、月柱是)戊辰、庚申,如同史弘询那样,可担任刺史官职,生活富裕,子女显贵。

(年柱、月柱是)辛巳、庚寅,可担任金宪官职。

(年柱、月柱是)乙亥、己卯,能考中举人。

【注释】:

1、榜眼: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二名称为榜眼。

2、刺史:古代官职,明清时期相当于知府,掌管一州的行政事务。

第十五段

【原文】:

禄马同乡局,身强财禄昌。常人能发福,君子坐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