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杀了他们三次。”楚河说,“每次都一样。”
林玲没质疑。她打开视网膜全息记录仪,调出楚河的生物数据流。脑波、心率、肾上腺素峰值,全部在固定时间点出现相同波动。七次,间隔精确到秒。
“你在循环。”她说,“72小时周期,每次重置在落地后十分钟。”
楚河盯着地面。他记得每一次。第一次,他按标准流程清场;第二次,他提前绕后,想伏击;第三次,他直接冲领队,想速战速决。可不管怎么变,最后都是他蹲下,左手按住领队肩膀,右手匕首刺入咽喉,刀刃卡在颈椎第二节。
“我改不了结局。”他说。
林玲把七段全息影像叠加。画面重合,丧尸、地形、动作轨迹全部对齐。可在每次匕首刺入的瞬间,背景里有一帧画面扭曲——一个黑影从楚河背后掠过,位置在监控死角,轮廓模糊,但姿态固定:宽肩,驼背,左臂微曲,像常年拄拐的人。
她放大。
黑影的肩线、头颈角度、站立重心,和老周一模一样。
“不可能。”刀疤李低声道,“老周死了。冷冻舱爆了,尸体都没捞出来。”
林玲没说话。她调出楚河视网膜投影的原始数据流,发现每次轮回结束时,都有0.3秒的数据断层。断层期间,文明筛选器的威胁值读数被覆盖,替换为一段乱码。
她把乱码反向解析。
输出结果是一串量子信号残波。
再转换成音频。
“……别看……筛选器……会记住……”
声音沙哑,断续,但确实是老周。
楚河站在原地,左眼血还在流。他没擦。他知道现在最危险的不是丧尸,不是钢骨,而是他脑子里正在发生的事——有人在改他的记忆,用他的眼睛看世界,用他的手杀人,再把一切抹掉,重来。
“下一轮。”他说,“我不杀领队。”
林玲盯着他:“你试过六次。”
“第七次不一样。”楚河说,“这次我清醒。”
他靠在集装箱上,闭眼。生物钟在体内倒数,肾上腺素开始爬升。他知道轮回要来了——不是预感,是身体记得。肌肉记忆,神经反射,连左臂回炉核心的发热节奏都一样。